所以这件事情真正的结果,究竟是怎样的,武昭不清楚。

    “辛苦林相了,既然如此,林相就将这调查结果,说与大家听听吧。”武昭暗暗的调整了一下情绪,用一种非常平和且不失威严的语气开口说道。

    “是。”

    林敦信应了一句,而后就开始朗读起自己手中的奏折。

    林敦信先是罗列了一番的数据。

    比如说参与的州府数量,以及参与的人数。

    再有就是参加调查的人员都有谁。

    然后就是说林敦信在,这些数字里面发现的问题。

    比如说那些数字是造假不能使用的,那些数字来源不够清楚,必须被清理出去的。

    各种分析之后,林敦信终于是进入了正题:“臣手中一共收到了有效的数据一共是96个府衙。

    其中赞成求和人数过半的府衙,一共有16个府衙。

    不赞成求和要保护冠军公的府衙,一共有80个府衙。

    即使按照总人数来计算的话,不赞成求和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九成。”

    林敦信说完了这个数字之后,武昭心中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如果当真民意对宁辰不利的话,那武昭也只能用自己皇帝的威严来压这件事情了。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对于武昭的权威来说的确会造成一些冲击。

    甚至于可能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继续的煽动民意,到时候造成一些混乱,恐怕就在所难免了。

    要是有人趁着混乱,浑水摸鱼的话。

    武朝才会真的陷入动荡当中。

    到时候得利的依然还是西域。

    这个恐怕也是大智菩萨的另外一层算计了。

    但是眼下,明显大智菩萨所有的算计,都已经落空了。

    因为武朝的民心所向,还是指向宁辰的。

    武朝的百姓,没有大智菩萨想象中的那样不堪。

    林敦信说完了最终的结果之后,继续道:“陛下,臣,这里还有两份说明。”

    “讲。”

    林敦信应诺一声,而后继续开始读自己手中的奏章:“根据臣的计算。

    军户家庭当中,反对求和的比例,要远远的高于普通百姓求和的比例。

    虎威军军户家庭当中,赞成求和的人数,连一成都远远不到。”

    林敦信的这个数字,可说是把某些大臣最后的希望都给击碎了。

    他们本来是打算用军户为说辞的了。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林敦信已经想到了他们的前头去了。

    早就命人特意的准备了军户的数字了。

    “陛下,这第二份说明是,贺州的百家城与北境的百家城。

    两座百家城当中,没有一人赞成求和。”

    顿了一下,林敦信从自己的奏章下面,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章,道:“陛下这份奏折是曹刑所写,委托老臣转交陛下。”

    “呈上来。”

    孙伴伴下去拿过奏折,交给了武昭。

    武昭看过了曹刑的奏折,不由得眼睛一亮。

    将奏折合上,武昭对下面的文武百官说道:“你们知道曹刑奏折上写的是什么吗?”

    这个众人真的没地方去猜去。

    武昭让孙伴伴把奏折拿下去,让孙伴伴展示给下面的文武百官去看。

    文武百官看着曹刑呈上来的奏折,觉得曹刑这奏折写的完全驴唇不对马嘴。

    而且写的完全谈不上文采,关键是这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