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很多。

    首先,就是从手机里面抄写东西出来的速度,他现在极度不满意,就想着怎么提高这个速度。

    忽然,他心中一动,想起田贵妃之前趁着他睡觉的时候抄写后世音乐学识的事情。

    稍微犹豫了一下,思前想后,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皇后,太子朱慈烺,田贵妃,坤兴公主朱媺娖,再加一个袁贵妃都是他最为信任的人。

    这样一来,晚上睡周皇后那边的时候,可以让周皇后和朱慈烺两人在偏殿看着手机,念手机里面的学识,让周皇后的亲信来听写。人数上也可以多点,这样就能抄得更多,速度更快。

    而下一个晚上就到田贵妃那边去,让田贵妃和朱媺娖两人在偏殿看着手机念,让田贵妃的亲信来听写。

    这么一来的话,这抄写的速度就能更快了!

    而之所以要两个人通宵,还是崇祯皇帝有点不放心手机,因为让两人一起,互相监督提醒,只能抄写不能做其他事情。

    这一点,和信任无关,大概是皇帝的通病!

    想到了这个主意,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开心。这么一来,就又能提高抄写的速度了!

    随后,他又想起第二件事情。

    山海关之行,到底让谁去敷衍比较好?

    这个问题,想了好一会,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崇祯皇帝便决定先放一放,接着又想起另外一个事情。

    劳役这种事情,是不是该到了革新的时候了?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事情,确实有点不好!

    可是,要给马儿吃草的话,国库里面必须要有那个钱才行!

    没有钱的话,一切都是免谈!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把革掉劳役的事情给免了,至少暂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小范围的去做这个事情,倒是可以考虑。比如说,玻璃厂,还有兵仗局这边。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给他们解决了一些后顾之忧,不过他们终归还是没有报酬,依旧是属于劳役的一种。

    而服劳役的话,那是有期限,要轮流的,不可能一直服劳役下去。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玻璃厂那边,还有兵仗局,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那些工匠,显然不能放出去。

    此时,经过刘伟超对后世的描述,崇祯皇帝很自然地就想到,把玻璃厂和兵仗局这边的劳役改为雇工的方式。要让他们继续跑的同时,也提供草给他们吃。

    具体怎么做呢?

    给报酬?多少合理?

    一想到这,他就又想到了之前宣布要给他的臣子加俸禄,但是,同样的,加多少俸禄这个问题,还是在议中,一直还没有一个结果。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头疼。

    事情真多!

    还都是涉及到钱粮!

    揉了揉脑门,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

    他臣子那边且先不管,工匠这边,自己倒是可以让人去调查下,工匠人家要想在京师活下去,或者活得一般,又或者稍微好点,需要每个月多少钱;

    有了这个依据之后,自己就给那些工匠定下这个报酬,那这就是刘伟超所说得合理了吧?

    对了,还有,不同地位的工匠,这个报酬不能一样,也要分开。

    不过自己是需要最能做事,做事做得最好的工匠,而不是地位最高的工匠,那就应该让自己需要的工匠得到更多的报酬吧?

    ……

    崇祯皇帝按照这个思路,一直在想着,甚至开始拿起御笔写下心得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