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承担全部压力了。

    只要矛头有转移,那就好办起来了。

    首先,外戚集团要是不出钱,皇帝就不好让他们武勋出钱,因为出钱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凭什么只要武勋出钱,外戚不出钱?

    外戚同样享受大明的荣华富贵,如今大明有难了,出钱不应该么?

    对于此,那些文官一点都不在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武勋也好,外戚也罢,都是他们平时看不对眼的,属于两个阶层来的。

    撸外戚的羊毛,文官这边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甚至还可以说是政治正确之举。

    于是,他们也纷纷附和这种观点,要求外戚也出钱。

    本来外戚集团这边,对于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情,那是吃瓜看戏状态的。结果冷不丁的,竟然殃及池鱼,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掏他们钱,那是要他们命根子啊,当然不会乐意的!

    于是,他们就一个个哭穷,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武勋集团能比的,人家都传承了几百年,自己才多久,总之一个字:穷。

    对于天下乱局,他们有心,但是无力啊!

    武勋集团那边,一看外戚这边抵制不想交钱,顿时,一个个心中都是高兴了,便都开始推脱,说他们好歹是祖宗立下功劳,那是流血流汗挣来的家当。你外戚凭什么,真要说起来,是自己家有难,自己都不掏钱,还要外人掏钱?

    仇视外戚的文官,甚至还有一些武勋,也学着之前的样子,给那些外戚列他们的家财名单。家里藏了多少钱不知道,但是名下有多少田产商铺之类,却是能查出来的。

    外戚这边,在这样的压力下,自然找各种关系,去向宫里哭穷,想要免去这场无妄之灾。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铁了心肠,不管谁来说,他都拿外面的话来反问:外戚好像是皇室一家亲,如今自己家有难,你不掏钱,人家外人怎么看?

    总之,所有外戚的求情,一概不准,有本事,自己去和外面的人去辩驳,如果能说服他们,那也行!

    外戚这边就傻眼了,就是外面那群人把火烧到他们头上的,那些人怎么可能被她们说服!

    不过外戚中也不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也有精明的人。

    其中就有人,灵机一动,就也喊开了。

    他们认为,外戚之中,和皇室最紧密的,最有钱的,莫过于各地藩王。他们享受大明的供奉,荣华富贵多少年,他们有钱啊!

    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如果真要说给钱的话,那行,他们可以给钱,但是藩王也要给,这样才公平!

    这个风向的转变,是一开始的崇祯皇帝所没有预料到的,也是左懋第没有预料到的。更是其他被动加入这事的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那些武勋也觉得很有道理,真要说起来,藩王才是坐享其成,事享富贵,大明有难,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自家人,自家人不应该也掏钱么?

    如此一来,武勋,文官,外戚等等,最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文官要武勋掏钱,武勋看外戚,外戚看藩王,就这么一条链路就形成了。

    最后这一致意见就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看崇祯皇帝怎么说了。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恐怕会对这个事情有些抵触。

    一是他比较重情义,他的皇位是他哥给他的,他之前就是一个藩王来的。

    另外一个,就是他从藩王成为皇帝,他是不想其他藩王参与到朝堂上面的事情,免得到时候出现什么不测之事。

    然而,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心态已经完全变了。

    对于那些藩王,他是能撸羊毛的,绝对不会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