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脱逃而降罪,反而调到了更为安全的山海关当总兵。

    不过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崇祯皇帝查贪腐,把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都给抓了,同样也影响到了吴三桂,依旧还缩在宁远当总兵。

    本来的话,他对这个局势很不满,又听闻崇祯皇帝捞到了很多钱,因此,他就想闹一闹,让朝廷知道他的份量,顺便再敲一笔钱。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派了个钦差大臣前来核实情况。更为意外的是,这个钦差大臣解学龙,似乎是个死板的傻子,真得一点点核实,极其认真。

    一开始,吴三桂以为是想要好处,因为这种事情,他听过,也见过,对于大明官场来说,司空见惯!

    为此,给钱便是,结果没想到,油盐不进,我行我素。

    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忍了一段时间,就有点火了。当即送信给他爹,想要收拾这个解学龙。

    但是最终,他爹没让他动手,说是朝堂上有变动,要谨慎。

    他的舅舅祖大寿已经被抓去了建虏那边,关宁军是他当头,没有可以商量的对象,就只能听他爹的。

    为此,吴三桂就继续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他发现,解学龙竟然开始核查卫所屯田,这让他又不安了起来。

    因为从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卫所,几乎都是关宁军掌控,也就是他们祖吴两家的势力范围,好的屯田,早被他们瓜分了的。

    不过吴三桂好歹记得他爹的交代,倒也不敢先动手,只是去了信,征求他爹的意见。

    结果没想到,他爹的回信还没到呢,白杆军竟然来了。

    朝廷派新封的忠贞侯秦良玉,领一万白杆军进入山海关,这不是他能拒绝的,毕竟他还在宁远城。

    就算他在山海关,有解学龙在的情况下,除非吴三桂谋反搞兵变,那就没理由不让奉旨而来的白杆军进城。

    让吴三桂有些慌了的是,按照旨意,白杆军是因为解学龙禀告,关宁军军心不稳。

    更让他有点傻眼的是,他爹的加急快信,几乎和白杆军在前后脚的时间,送到了他的手中。

    在这个信中,他爹斥责他,是不是觉得翅膀硬了,就可以不听他爹的话。说了让他不要搞小动作,等他观察朝堂上形势之后再说,怎么就不听呢?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冤枉,比窦娥还冤。他正没干啥事,那个解学龙也是乐呵呵的,人畜无害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冤枉他呢!

    吴襄在信中给吴三桂说了个情况,说有九成的把握,属于宫内的兵仗局有巨大的变化。应该是打造了大量的精钢护甲,装备了白杆军。

    之前的马祥麟所部,能打大胜仗,就有一个传言,说是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五六千副盔甲;而这一次,白杆军在京师休整的时候,兵仗局那边的车子,也是一辆辆地排长队,向白杆军军营运东西。

    吴襄怀疑,那车里的东西,指不定又是传说中的精钢护甲。

    不过,对于得到这样的消息,吴襄自己也有点困惑。

    首先,就算皇帝抄家得到了那么多的钱粮,可要换成精钢护甲的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根据得到的消息,真要都是护甲的话,白杆军一下拿到了上万副精钢护甲,说真的,吴襄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杆军说到底,终归是土司军队,如今这一任土司,不管还是秦良玉还是那个马祥麟,确实对朝廷忠心,但是,谁能知道,后续的土司会不会和朝廷交恶呢?

    一旦成为朝廷的敌人,那拥有上万副精钢护甲的土司军队,将会变得极其可怕!

    吴襄不相信,当今皇帝会是个傻子,不会考虑到这种后果。他敢真得给土司这么多的精钢护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