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兴高采烈。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白杆军这边,事先都做了决死阻击的准备,结果形势的发展,压根没有预料到,建虏一溃而逃之后,就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反而当机立断,分成小股,在阿巴泰的掩护下,利用骑兵的优势绕过白杆军跑了。

    比白杆军还遗憾的,还有一支,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军。眼睁睁地看着活捉建虏主帅的天大军功,就在他们的眼前送给了一个江阴典史手中,真得是把吴三桂差点气死了。

    最关键的决战,又没有参与,就凭第二天的追杀,其战功最多只能排在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之上而已。

    战事一结束,清点完战果之后,孙传庭便准备下令凯旋。

    这么多的俘虏,在这里多待一天,就要消耗一天的粮食。早点献俘,早点处置了才是。

    这个时候,刚好西厂这边的人奉旨赶到,立刻单独请见了孙传庭。

    听完西厂传达的密旨,孙传庭不由得很是佩服,当即召开军议,又恢复了惯常的面无表情,当即下令道:“此番大战,漏网之鱼甚多,大军不日凯旋,须得留一支军队加强边关防御,清剿余孽!”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不乐意的。

    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那是夸功的时候,更是进京领赏的时候,谁还想留在这里清剿余孽的,又不可能有多少军功。

    因此,当孙传庭的目光扫过去时,不少人都选择了低头。很明显地传达出一个意思,我不乐意!

    好在孙传庭也没有多琢磨,直接就点了忠贞侯秦良玉的名,让她的白杆军留下。

    看着秦良玉在那领命,吴三桂松了口气。

    说实话,刚才他还真有点担心,孙传庭会点他的名。

    因为相对来说,他的军功不多,被留下的可能性会更大,更不用说,他手下是骑军,清剿那些余孽会更合适。

    结果没想到,孙传庭最终点了白杆军,这让他庆幸不已,甚至在肚子里幸灾乐祸:谁让你们的军功最少!

    随后,大军便押着俘虏,运着一车又一车的首级,向京师出发。

    看着他们走了之后,秦良玉才掏出了一份密令看了起来。

    “娘,这孙老头是怎么想的?我们是步军,请教那些建虏余孽,可都是有马的啊,而且,不是说了,大部分都通过清水明月关跑出关了么……”

    马祥麟的话还没说完,秦良玉就把那份密令拍到了他手中道:“自己看,醉翁之意不在酒!”

    “啊!”马祥麟一听,当即看起那份密令,不由得惊讶地说道,“这孙老头还真阴啊,那个吴三桂估计还高兴地去京师领赏呢!”

    秦良玉一听,当即摇头说道:“这只能是陛下英明神武,绝非孙本兵能决断的!”

    听到这话,马祥麟不说话了,转头看向京师方向,想着奉旨来京师之后的事情,过了一会点头感慨地说道:“陛下是真得英明神武!”

    ………………

    不说秦良玉领着白杆军转道向东,往山海关开拔。就说漏网之鱼这边吧,以图尔格为首的这些人,分成小股,一直逃出关之后才在草原休整会集。

    等了两天,一共只凑到了一万五千左右的建虏,还有五千左右的蒙古部族,主要是科尔沁族的。共计就只有两万人马而已。

    想着进关之前,浩浩荡荡的大军,那是要进关去劫掠发大财的。结果,如今只剩这么一点人马了,建虏上上下下,包括图尔格在内,一个个都是非常沮丧。

    吴克善挨着图尔格,偷偷地对他说道:“这都两天了,能撤出关的,肯定都已经出来了,没出来的,肯定出不来了!”

    图尔格看了他一眼,却不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