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着和刘伟超沟通所获得的消息,陷入了沉思。

    ………………

    第二天一早,果然没错,孙传庭一大早就请求觐见,事情也是那个事情。

    崇祯皇帝听完他的禀告之后,便淡淡地说道:“大伴说是军营哗变,孙卿同意否?”

    “陛下,微臣以为,就算微臣不在,就那些关宁军军卒,也无法引起军营哗变。”孙传庭从容回奏道,“因此,此非军营哗变,如若按军营哗变治罪,怕是不能服众,亦是有愧于陛下之布局!”

    一听他这最后的理由,崇祯皇帝就有点好奇了,便看着孙传庭问道:“什么意思?”

    “陛下,那些关宁军军卒刚嚷开,就被营中的锦衣卫监军制止。如若他们还敢再闹,锦衣卫监军又可令勇卫营和京营军卒弹压之,也即关宁军军卒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孙传庭一本正经,没有一丝拍马屁的表情回奏道,“微臣以为,陛下在勇卫营和京营中部署众多锦衣卫监军,确实为一良策也,能有效阻止军卒闹事!”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还是要按照军营哗变治罪的话,那就说明有没有锦衣卫监军都一样!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笑了下。

    和刘伟超沟通之后,他已经决定放弃自己的喜好而重罚吴三桂和关宁军。因此,听到孙传庭这么严肃的人都说自己的策略不错,他心中很是受用。

    于是,就听崇祯皇帝对孙传庭说道:“既然如此,朕打算把京营和勇卫营中部署锦衣卫监军之事,推广到其他各路边军,孙卿以为如何?”

    孙传庭听了,立刻躬身回奏道:“陛下英明!”

    锦衣卫监军平时并无权干涉行军打仗,权柄只是在军中思想,战功评定等方面而已。从这一次出战的实际效果看,有这各级锦衣卫监军部署在军中,他感觉效果不错。

    因此,孙传庭也没什么意见。

    崇祯皇帝见孙传庭也同意了,便又问他道:“那这些闹事之军卒还有吴三桂,该如何处罚?”

    孙传庭听了,便马上回答道:“闹事之军卒,二十军棍,吴总兵有御下不严之罪,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可罚其军饷,小惩大诫!”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不满意了,断然说道:“太轻了!”

    说完之后,想了下,他就又补充说道:“之前迫于无奈,松锦之战中,他的临阵脱逃之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再观其之前,亦有不听号令之嫌。实话说了吧,朕对关宁军,还有这个吴三桂,心中很不满!”

    一听这话,孙传庭便知道,崇祯皇帝这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这么想着,他沉默了一会,便再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既然如此,可降其为剿贼副将,领兵前往平定贼乱,将功折罪!”

    副将,其实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在军职上,就是降了一级。

    崇祯皇帝听了孙传庭的话,想了下,便点头同意道:“也罢,那就这么办吧,让他立刻领兵南下,增援中都,听凤阳总督马士英调遣!”

    如今马士英的手下,主要是刘良佐所部,守护中都皇陵。从兵力上来说,进攻肯定不足,加上三千关宁骑军的话,该是能增强很大实力,确保皇陵不失了。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安排,孙传庭便马上请旨道:“陛下,如今北方已定,微臣愿领兵南下,追剿流贼!”

    崇祯皇帝一听,便摇了摇头说道:“开封那边黄河堤坝被挖,下游百姓皆在逃难,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往京师而来。朕以为,如今这寒冬腊月的,对于行军打仗也是颇为不便,不如稳定京畿之地,稳定北方为要,明年之后,再择机下江南如何?”

    听到这话,孙传庭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崇祯皇帝见了,便又把和刘伟超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