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计划,朕看着不错,也不想错过!”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说道:“如今已经是六七月份了,郑芝龙不是会从南洋运粮么?可以催催他,多运一些。并且南方那边的番薯应该产量比较大吧,可以磨成粉晒干,也方便存储运输。另外,最好能再把地方乡绅手中的钱粮也用起来。”

    各地藩王的钱粮用起来,这是之前就在做的了。但是,如今战事往南方移了,那边的藩王不是已经被流贼杀了,就是没有藩王地盘了。总体来说,明朝的藩王都是在中原及中原北部,南方就很少了。

    不过南方藩王虽然少,但是有钱士绅多啊!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他们手中的钱粮。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皱眉说道:“士绅的钱粮么?那朕要让厂卫先去查下,看那些人家比较富,要不然,都不知道要抄多少家才能凑够军需物资!”

    “……”刘伟超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看来崇祯皇帝还真是抄家抄出甜头了,满脑子都是抄家。

    感慨了一下之后,刘伟超不得不提醒他道:“你是皇帝啊,他们是你的子民,满脑子都惦记着你子民的钱袋子,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话,要是穿越过去,当着崇祯皇帝的面,那他肯定是不敢说的。然而,如今两个位面,一个手机联系,就无须顾忌这么多了!

    崇祯皇帝估计在刘伟超面前,也已经皮实了,一点都不在意这个话,只是笑着说道:“朕就不信了,那些有钱乡绅会没个错处?朕一样可以秉公执法,不会乱来啊!”

    刘伟超听得无语,便提醒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和李自成的追赃助饷有什么区别?知道为什么李自成最终没有得到天下么?就因为他这个追赃助饷的政策一直不变,失去了乡绅的支持。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中产阶级的支持。”

    其实古代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当然,各种差别,刘伟超也没必要说,解释起来也是麻烦。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我怀疑李自成之所以到了后来也不改变追赃助饷的政策,估计就是和你一样,觉得这样来钱容易。但是,那是人,不是猪,会反抗的。”

    此时的崇祯皇帝,不但是因为李自成如今是流贼鄙视他,更因为刘伟超给他说过的历史上,进了京师却坐不稳位置,很快被建虏赶走然后一命呜呼而鄙视。因此,听到刘伟超拿他和李自成比了,顿时就开始检讨自己。

    “那朕该怎么做?”想了下,崇祯皇帝还是咨询刘伟超道。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就回答道:“抄家只能是权宜之计,是树典型用的。不能每个贪官污吏,或者有点问题的都是抄家。要想中兴大明,并且让大明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你就要整合大明的所有力量,捆绑利益,齐心协力,才能做到你想要做到的事情!”

    这个观点,他以前说过。崇祯皇帝此时听了,便立刻想起来。

    其实还真是,就是因为抄家的钱财来得太容易了,而搞什么利益捆绑,那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太费脑子也太费事情,因此,崇祯皇帝才下意识地就做出了选择。

    不过此时在刘伟超又提醒他之后,崇祯皇帝终于认真思考了起来。

    你要说崇祯皇帝笨么?哪怕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亡国之君,但他其实也是不笨的。

    稍微一想,想着他心中一直惦记着的事情之后,忽然灵光一闪,似乎是有了一举三得的好想法。

    于是,崇祯皇帝便带着一丝兴奋,对刘伟超说道:“你看,朕这样的想法,或者说思路如何?”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之前不是考虑过铁道司只归属于内宫不是很好么?并且,朕也确实有收到一些奏章,已经有臣子对此有意见,说是铁道司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