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从洪武年间开始对官民士庶服饰,从头至足对衣服的衣料、颜色、式样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对这些礼制,朝廷还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强令所有臣民严格执行:“若违式唇用,有官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答五十。“

    结果呢,从明中叶开始,就屡屡有违禁,到了后来,更是男子服绵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有记载,崇祯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贵家纵容仆隶,亦循巾履,新巧屡更“,服饰逾制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居宅的越礼逾制。这一次,处罚潞王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这个的。

    明中叶以后,在建筑住宅时,已在建筑规格、式样、装饰等方面突破束缚,不断冲击着居宅的等级限制。

    史载,河南太康县“成化间,瓦舍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龙盛。“而同一时期的商丘地区也“高楼飞阁连云起,画栋雕墙拟帝里。“

    江苏江阴县“成化以后,富者之居唇侔公室“。湖南茶陵州成化以后,富人家居宅“比之宫室“。由此可见,房屋住宅僭逾之风始于成化年间,此后城乡房舍发展日尚华靡。至嘉靖末年,南京百姓之家亦“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

    难怪当时有人感叹∶“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型碧相,不可名状矣“。

    所以说,潞王会逾制,这是有当时的背景在的,只不过,他是更过份的那种。

    此时,由王承恩这么一上奏,把这个逾制的事情,从潞王这边一扩大化,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是傻眼了的。

    因为认真追究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逃不掉,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逾制的地方。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就前几天皇帝处罚潞王逾制的时候,大家都是欣然叫好,说逾制该死,而潞王也被抄家,并流放凤阳去看皇陵了。然后其他人的逾制,就不处罚,当没有,这合适么?

    别的不说,衣服什么的,可能一道旨意下去,大家可以暂时换回原来的衣裳;但是,建筑之类的逾制,那怎么办?没法改啊,直接会被抓现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厂禀告给皇帝的逾制,认不认?

    似乎还没法不认,一如潞王那样,就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眼就能看到的!

    既然认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