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送请柬的,并不是阮大铖,而是东厂番役!

    这个剧,就那么直白地,自然让那些地方豪门大户非常地恼怒。他们不敢得罪东厂,但是,你个阮大铖,他们就没什么好怕了。

    于是乎,整场演戏的过程中,喝倒彩,起哄的声音不时响起。甚至还有往台上扔东西的,就连阮大铖都被砸了一下。他的这场戏,在一开场不久,就被迫中断了。

    不用说,阮大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紧急向他好有马士英求助。

    对此,马士英立刻登门拜访东厂厂公,向王德化说明了情况道:“王公公,这场戏的场内城外皆很精彩,王公公可愿前往一观?如若演好了,下官以为,或许还可进京巡演,陛下亦会喜欢!”

    言外之意,就是让王德化去坐镇了。

    王德化听到他这话,倒也爽快。崇祯皇帝喜欢不喜欢这个戏剧,他心中有数。既然马士英说会安排这个戏剧去京师演出,估计皇帝肯定会喜欢看这个类型的戏剧。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得罪不得罪那些豪门大户了,反正已经走上不归路,就只能这么一条路走到底的。

    因此,王德化当即爽快地就答应了。

    他带着一群东厂番役浩浩荡荡地到了剧院,就那么一坐,顿时,啥声音都没有了!

    演出继续!

    王德化磕着瓜子,看了一会之后,便时不时地赞一个“好”字。

    一开始,全场就他一个人叫好。

    但是随后,他带来的那些东厂番子,就用他们凶狠的目光,开始盯着那些豪门大户的观众。

    只要被盯上了,不管之前有多嚣张,一个个最终都乖乖地跟着王德化叫一声“好”!

    到了后来,王德化都不用再叫好了,那些豪门大户时不时地爆发出喝彩之声。

    要不知道的人见了,还真得以为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戏剧。

    前后反差之大,让台上演出的阮大铖非常地感慨!

    这也让他暗暗决定,一定要有权,一定要当官,一定要当一个位高权重的官!

    要不然,他阮大铖就真是一条狗,谁都能上来骂几句的!

    于是,原本他有点啃不动的那些科学书籍,就又开始挑灯夜读起来,比谁都认真。一如当年寒窗苦读,是为了做官,而如今,也同样是为了做官。

    还真别活,阮大铖确实是有底子在的,哪怕他的底子是儒学,当也比真得一片白纸要吸收得快。

    很快,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名叫《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这篇文章,他都用简体字书写,并且还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

    写完之后,他先拿给马士英看。

    马士英看了半天,然后才苦笑着说道:“集之兄啊,这东西,愚弟看了是真头疼。说实话,看不大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如果不看具体的,就这整体思路,愚弟以为,写得不错,陛下要是看了,定然是会喜欢的!”

    这篇文章,是阮大铖通过举例,以此来说明科学之道,利国利民,是万民之路,如果所有人都来学这科学的话,大明必将无比强盛,国力远超汉唐。

    总之,他的文笔也是摆在那里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具体内容,马士英看不懂,但这明显是拍皇帝马屁的,方向绝对是对的。

    阮大铖听了,很是开心,当即捋着他的花白胡子说道:“说实话,为兄这些天是真得拿出了当年做学问的劲头,总算是写出了一篇,不过还必须要能呈送御前才好。”

    听到这话,马士英想了下,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无妨,愚弟来做便是。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