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鱼米之乡,更能前探威胁朝廷中都凤阳,也能威胁陪都应天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

    而刘文秀是在这里失踪的,因此,张献忠在这边部署的,是原本张定国手下的人马,领头的是张定国手下悍将吴三省。

    这个吴三省,是李定国非常信任的一个手下。在原本的历史上,跟随李定国南征北战,历经很多战事,包括两厥名王之战,甚至在局势危急时候,还护送李定国妻小去寻李定国,历经各种危险,很有常山赵子龙当年的事迹。

    不过他在历史上出名,还是在李定国殉国之后。

    当时建虏势大,他的旧日战友纷纷投降建虏;他以民族大义,能劝就劝,不能劝就战,打不过就假降,随后再战,总之,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没了,甚至李定国儿子都投降建虏了,他还是坚决不投降,最后更是在永历皇帝死后,拥立朝廷宗室后裔朱红珍为大明王,建年号洪兴,继续和建虏战斗。

    一直到洪兴十三年,也就是1674年三月,吴三省趁着吴三桂造反之际挥师北伐,结果中了周边土司军队的埋伏,身中毒箭战死。

    这时候,他收到探马消息,知道朝廷援军大举来援凤阳府之后,就开始收缩兵力,重点防御庐州、六安等几个军事重镇。如果情况不对,就会按计划撤入湖广境内,也可以沿水路撤走。

    但是随后,让他松口气的是,朝廷官军并没有发动进攻的迹象,依旧以守凤阳府为主。根据细作回报,说是朝廷官军竟然在斗地主,这让他很是稀罕了一阵。

    当然了,大敌当前,他也不敢放松警惕。

    吴三省估计,凤阳府这边集结了这么多朝廷军队,迟早会攻入庐州府的。因此,他估计,很可能等到秋收的时候,朝廷官军才会发动战事。

    而秋收,粮食收获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吴三省正在担心的时候,忽然细作又有回报道:“凤阳府又来了朝廷援军,是忠武伯周遇吉所部。”

    听到这个消息,吴三省就担心了,连忙召集手下军议。

    他的手下,自然也是李定国的手下了。

    军议一开始,吴三省就担心地说道:“庐州府的朝廷官军,原本就已经够多了,朝廷还在派援军,而且还是周遇吉这样厉害的将领,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按理来说,对付他们,原本的朝廷军队就已经足够,不是他们能抵挡的了,已经完全不需要再派援军的。

    但是,朝廷这边却是迟迟没动静,还在增援,这就让他搞不懂了!

    “不会是要对我们发起总攻,连天授府都要拿下吧?”李定国手下另外一位大将王之邦忧虑地猜测道。

    这么多的朝廷官军,目标绝对不会只是他们而已了,很可能是整个八大王所部。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是点头,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为什么朝廷要派这么多军队的原因了。毕竟军队调动,那是要消耗更多的钱粮,没事就不可能调动这么多军队的!

    因此,吴三省听了点点头说道:“西边那边,是孙传庭那厮,而如今我们这边,又这么多的朝廷军队,不止凤阳府,连汝宁府也都是朝廷军队进驻了,朝廷肯定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大概说了下他的猜测,然后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说,接下来的战事,我们该怎么打?”

    顿了顿,吴三省又补充说道:“我估计,等到秋收的时候,就是朝廷官军动手的时候!”

    城外田野中的粮食,已经是金灿灿的,马上就到收割季节了。他的忧虑,就越发地重了。

    地位还要低一些的刘之讲听了,便开口建议道:“要不,我们抢先收了粮食,然后就撤吧?”

    “可粮食还没全熟,要是现在收割的话,会损失不少粮食的。”吴子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