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这次的事件,普通百姓第一次把儒学和科学连起来比较,他们一下就发现,科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竟然远高于儒学!不用说,基于各自的利益,那他们也是态度鲜明地支持科学起来了。

    相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那些朝堂诸公,各级官员等等,他们私下议论的重点,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到底是谁去窜通起来的?这一回,怕是要倒大霉了!”

    “你说这背后有人组织?”

    “废话,这么多人去闹事,背后要没有个牵头的人,你信?反正我是不可能信的!”

    “还真是,平时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如果没人串通勾连,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人,会不约而同地去贡院闹事!”

    “如今这些人都抓进了诏狱,不死都会脱层皮,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这牵头的人肯定藏不住!”

    “这可是聚众谋反的罪名,涉及了皇权的,这背后的人会是谁?得离远一点,可千万不能是……”

    “诛九族的罪啊,不知道多少人会被牵连,真是该死的东西!”

    “……”

    官场中人,都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开始的腥风血雨!

    这个时候,谁敢去救人,躲着都来不及!

    涉及到了皇权,就是再仁慈的皇帝,也会亮出他的血盆大口,这个事情,绝对不可能善终的!

    谁敢凑上去,一旦被皇帝疑心的话,不要说荣华富贵了,甚至还可能累及家人,不对,是家族,甚至是九族!

    有一些聪明人,从这个事情的受益者方面来推断,隐隐约约地,就猜到了什么。

    一般的官员,谁都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去反对皇帝创立的科学。哪怕皇帝说要把科学加入科举,对他们也已经没有影响,因为他们都已经考过了。

    并且,作为官员,那就要操心治下的柴米油盐,之前财政上的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乱成一团的情况,他们是深有感受。

    而科学之道,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也让他们非常震惊和受欢迎。

    在这几种情况下,没有哪个官员会如此激烈地去反对皇帝的科学!

    最多觉得心里有些反对,私下里可能会说说,觉得科学还是无法和儒学相提并论。可是,他们绝对不会公开去说。

    那些闹事的读书人,多是年纪大的,大部分都是秀才,也有一部分是举人。这些人去闹事,他们也能理解。

    他们这些人,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还没有考出来,以后还要再考的。结果科举中加入了科学的话,就等于给他们额外添加了负担。特别是他们这些年纪大的,再新学一门学问,觉得会比不过那些年轻读书人,自然是会急的,反对科学加入科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人中的背后,有人在挑唆,让他们闹事的。只要不傻,也能想到一二,那就是曲阜孔家!

    科学入科举,就等于科学和儒学并重了。这一点,肯定不是曲阜孔家想看到的。由此,他们偷偷鼓动一些酸儒去闹,要废除科学,也讲得通。

    但是,这些闹事的人是脑子有病吧,堵个贡院的门,朝廷追究起来就已经是重罪了。还要占了贡院,这都算了,甚至都口无遮拦,还非议起皇帝来了!他们以为,他们一个个都是海刚峰?

    呵呵,凭他们也配?

    这人一多,出事的可能就大,在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出来了。

    口无遮拦到诽谤皇上,甚至还要皇帝退位给太子,这是想害死太子还是害死背后的人?

    涉及到了皇权,没有一个官员敢就这事去招惹皇帝,都只是静观其变。

    很快,西厂那边就审出了结果,紫禁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