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超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就有主意道:“这样,你让人把书拆开,按照顺序铺上一屋子之后,你拍个照片给我就成,我写个软件,看图识别文字,就能重新转换为电子书,然后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就算是这样,肯定也要花非常多的时间。

    因此,刘伟超便又补充说道:“当然,这个事情不急,回头我们可以慢慢搞,你看怎么样?”

    他的这个方法,能节约崇祯皇帝不少时间,因此,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之后,便点点头同意道:“那可以,朕回头就吩咐,让他们做起来,朕有空就拍个照片给你传过去!”

    刘伟超听了,或许是有了灵感,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还想到了,等到我下半年上研究生之后,就专门找一些有争议的明朝资料研究,然后你给我专业解答,以此树立我的权威,在明朝学界的威望。这么一来,名头亮出去,相信还敢和我争论的人就不多了!”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看着得意中的刘伟超,心中想着,你可真闲!

    不过想想也是,刘伟超又有什么事情,不像自己,处理不完的军国大事!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有什么你发给朕,朕让那些文官来帮你,水平肯定没问题!”

    又得到崇祯皇帝的承诺,刘伟超的心情很好,终于想起什么,便问道:“对了,你联系我,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回答道,“确实有个事情,想找你商量下的!”

    “你说!”刘伟超听了,认真起来,示意道。

    崇祯皇帝见了,从御座上拿起一份奏章,在手机前面亮了下,然后才给刘伟超说道:“王德化的密奏,说根据东厂在闽地的调查,发现沿海有很大一部分粮田,全都是郑芝龙家族的。并且根据交税记录看,他们也都没有交税的。王德化问,闽地这边该如何处置?”

    别的人可能不清楚,但是王德化却是非常清楚如今的郑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对于其他人,厂卫凶就凶了,抓就抓了,哪怕是有丹书铁券的,也没什么。

    但是,皇帝心目中的红人,如今正借重的家族,王德化就拿捏不定了,因此只有密奏请示了。

    这也和封建王朝,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关。

    这不,崇祯皇帝收到密奏之后,果然是犹豫了,有点把握不住,就来找刘伟超商量了。

    他在说了之后,想了下,不等刘伟超说话,就给刘伟超解释道:“如今郑芝龙领着他的主力船队,运送东江镇军队渡海去了辽东,还要和朝鲜水师打仗,为重建东江镇在拼命。而他的弟弟,也是领了朕的旨意,领着船,更要渡过太平洋,去南美洲帮朕寻找大明想要的好东西;还有他的儿子郑森,一直在帮朕采购物资,能有如今的中兴局面,他们的功劳不小!”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脸上露出意思为难之色道:“对于这样的功臣,朕如果也和别人一样剥夺了他们的田产,怕他们心中有想法,朕也会觉得有点亏欠!”

    刘伟超听到这里,看到他不说了,才直接点评道:“你要我来说的,那我的意见是,正因为他是你的宠臣,你的重臣,你才不能徇私,更要依法办事,才能让你的子民心服口服。”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似乎是想说话的样子,他马上就接着说道:“当然,你可以从别的方面给郑家一些补偿就是。可以先私下沟通下,然后去做。让郑家知道,你这么做,并不妨碍他们郑家的荣华富贵!”

    在刘伟超的眼里,这也是崇祯皇帝还不够成熟,要换了明朝历史上老练的那些皇帝,根本就不会问他怎么做这个事情,自己就能很好的解决。

    当然,要是崇祯皇帝真是那样的皇帝的话,也不会被他的臣子牵着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