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听了,倒也是理解。

    要说格物学的底蕴哪里最厚?毫无疑问,肯定是京师。

    而京师这边哪里最适合学格物学的,估计就是这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分院了。

    就在这边边上学格物学,都能沾沾里面那些才子的才气!大明不缺有钱人家,他们的子女,如果有志于格物学的,估计肯定会送到这里来读了。

    “大人是不知道啊!”马车夫看到陈圆圆似乎很好说话,打开了话匣子,便有点收不住了,唠叨道:“在这周围的一大片荒郊野地,原本都是无主之地,就因为这大明皇家科学院带来了人气,有钱人家都到这里来盖房子,结果倒好,全部收归朝廷所有了。隔一阵子,朝廷才会拿其中的一块地出来竞拍,价高者得!”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道:“这里的地价,如今已经拍出了天价,反正一般人家,肯定买不起了。”

    陈圆圆听了,倒也不诧异。

    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既然是无主之地,那就肯定是朝廷的地了。朝廷收过去,理由也是站得住脚的。

    至于朝廷最后搞出了这个土地的竞拍,就她来说,一样能理解。

    只要买的人多了,而这地又有限,按照江南那边的做法,价高者得,那是肯定的了。

    不过有一点倒是新鲜,朝廷来做这個事情,以前倒是没有的。

    陈圆圆其实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于这片土地,已经有另外的想法了。

    这个想法,是他把这里的情况顺口告诉了刘伟超,刘伟超一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后世的土地财政。

    因此,刘伟超建议,他可以在这里建高层,反正钢筋水泥都有了,不说像后世那样的高楼大厦,至少五六层的,应该不是问题。然后拿来租房子,每年收租金,绝对是一项不错的收入。

    毕竟在大明皇家科学院这里,绝对是唯一的,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格物学的推广,这里聚集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的,越靠近科学院的房子,便会越稀缺。

    至于全国推广土地财政,在大明朝是不可能的。原因无他,土地私有制。

    不过类似大明皇家科学院这样的,朝廷倒也是可以作为范例的。

    比如,在某地要修建火车站等人气聚集的地方,只要那片是无主之地,那就是朝廷所有,可以用类似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这边的手段来处理了。

    崇祯皇帝的计划,他在这附近以后收的租金,将用于大明皇家科学院,算是羊毛还到羊身上去了。

    当陈圆圆到达科学院门口时,发现这里和城内的衙门一样,是有军卒守门的。

    到访人员的马车不能进,只能在门口这边停下。并且不管是谁,除非有圣旨,或者宋应星的手令,否则不管是谁,都不能进,需要里面有人接待才行。

    在陈圆圆下场之前,熟悉情况的马车夫就已经给她说过了。

    陈圆圆原本担心自己会在门口等很久,结果没想到,她一下车,就听到院门里面传来惊喜的尖叫声:“来了,来了,陈大人来了!”

    这个声音,一听就是女声。

    陈圆圆听得一愣,这是谁?不像公主的声音啊!而且,公主也不可能这样失态地喊吧?

    她正想着呢,还没去和守门的军卒交代,就听到院门的两侧侧门,传来了杂乱地脚步声。

    陈圆圆闻声一看,顿时就惊呆了。

    就见两侧侧门拥出了好多女孩,一个个都是非常高兴的,仿佛过节一样。

    一时之间,陈圆圆甚至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身后有什么东西?

    她们这么多人,总不可能来迎接自己的吧?

    陈圆圆一点都没想错,朱媺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