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听了,便又禀告道:“末将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倭国派了使者去沈阳,和建虏比武定朝鲜……”

    他把大概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末将以为,建虏和倭国之间也是貌合神离,不可能做到非常好的结盟!”

    说到这里之后,他从袖子中取出了一份奏章,双手呈上道:“这是东江镇吴总兵的奏章,托末将转呈御前,想在朝鲜继续牵制建虏和倭寇!”

    王承恩看到,便过来取了那份奏章,转呈到崇祯皇帝面前。

    这边,郑芝龙继续口头讲述了下目前朝鲜的局势,以及吴三桂的想法等等。

    而崇祯皇帝,一边听着他讲解,一边看起了郑芝龙的奏章。

    他有点疑惑,那个吴三桂,真得敢于这么拼命了?不再是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为大明的忠臣良将了?

    说实话,崇祯皇帝对此持保留意见。

    等他看到奏章的最后,发现还有郑芝龙的签名,便问郑芝龙道:“卿也以为,让他在朝鲜牵制,会比较有利?”

    郑芝龙听了,连忙说自己的看法道:“末将觉得,吴总兵是真得豁出去了。如果粮草储备充足的话,末将觉得,以辽东的地广人稀,朝鲜倭人并不熟悉,确实是大有作为的。并且吴总兵在那边的动静大的话,也能吸引倭人继续往朝鲜派兵。”

    崇祯皇帝之前已经给他说过,就是要把倭人引出来消灭掉。既然如此,吴三桂在朝鲜搞事,就能逼迫倭人必须要消灭吴三桂。而朝鲜又是那么大,倭人肯定要加大从倭国派兵过去,才能围剿吴三桂。

    崇祯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越多的倭军俩开倭国,那就对以后征讨倭国越有利。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马上决断,而是回头再说,至少要问问刘伟超的意见才能最终拍板。

    随后,郑芝龙又说了和建虏交易的事情,并且收了建虏多少定金,全都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最后请示道:“陛下,末将已经把这些钱带回登州了,该如何处置?”

    这笔钱的数额还不小,不是说郑芝龙觉得不多,而是不敢伸手,万一太祖皇帝在头顶看着呢!

    建虏所需要郑芝龙交易的物资,主要是铁器、粮草、火药等军需物资,并且是急要。

    不过郑芝龙也有说过,他的地盘主要是福建,离辽东很远,要派人回去采购这些物资的话,需要时间。

    崇祯皇帝听了,同样没有马上答复。

    这些事情,他都要和刘伟超商量之后再决定。

    想了下,崇祯皇帝便问郑芝龙道:“卿以为,建虏和倭寇会在什么时候进攻?”

    郑芝龙没听到皇帝的答复,也不敢催,想了下,便回奏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倭人那边,如今也只是到了汉城附近。至少要明年一年的时间,才能控制整个朝鲜。如果吴总兵做得好的话,倭寇对于朝鲜的控制,至少要再推后一年以上。末将以为,倭人在完全控制朝鲜之前,不会进攻我大明!”

    对于这一点,他心中还是敢肯定的。

    倭人不先占领朝鲜,并且对朝鲜进行内部瓜分,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地方。换句话说,倭寇在这两年的最大事情,只能是朝鲜的事情!

    郑芝龙心中如此想着,继续给崇祯皇帝介绍道:“至于建虏那边,末將覺得,他们的重心也是在北方開荒种田,另外,似乎还想整合蒙古诸部,积蓄力量。他们虽然和倭人结盟了,但是也有防着倭人的意思。就目前倭人的兵力,肯定是不够。”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着说道:“另外,虽然那多尔衮没有说,但是末将觉得,他们似乎和那沙俄帝国结盟的事情,还没最后確定,也需要时间来确定这个事情。因此,对于倭人那边,他们也曾拿沙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