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无语地想了一一会,好长一会都没说话,最后才叹道,“这个,

    怕是要求有点高了吧?’

    “其实,一点都不高!”刘伟超听了,马上说出他的想法道,“你可以考虑实行义务兵役制,就是大明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有当兵的义务,比如说,规定必须当兵二年。二年之后退伍,那就是藏兵于民,一旦需要,随时可以征召出足够的军队。”

    他了解如今的崇祯皇帝,因此,在说完这个话之后,马上补充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全民的义务兵役制。”

    一听后世都是这样做的,刚才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难办的崇祯皇帝,明显就多了兴趣,当即和刘伟超探讨起来道:“如果说所有适龄青年都要当兵的话,那读书人怎么办?特别是那些有功名的?中断学业先当兵?”

    寒窗苦读,一心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如果去当兵,显然会极大地延迟、妨碍读书人考功名,定然会引发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哪怕如今的大明,军人的地位已经有所上升,但是,相对来说,依旧是文贵武轻,谁愿意去当兵!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回答道:“不用啊,读书人可以进行军训,就是训练几个月的军队基本技能,只要合格就可以发给证书,来替代服兵役。比如我这个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军训,军训之后就有证书,就不用服兵役了。当然,如果自己想参军的话,那一样是可以参军的。”

    崇祯皇帝听了,皱着眉头考虑,感觉推行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还是有些难。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一句话,就能顺利推行下去的。

    这么想着,他便对刘伟超说道:“这个事情,还是在等等看吧,朕觉得,如果现在推行的话,怕是不行。按照你给朕说得理论,就是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他们定然会反对的。”

    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过全民的兵役制,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多是发生在大规模战乱并且很频繁的年代。比如战国时期,就是最典型的了。

    然而,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就没有全民兵役制,就大明朝来说,这都将近三百年了,一直实行的是军户制,哪怕其中也夹杂了募兵制,但归根结底,大明朝还是以世袭军户为主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加上文贵武轻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就扭转过来了,确实如同崇祯皇帝所说,这个事情真要推行的话,就会比较难。

    想着这些,刘伟超却是灵机一动,立刻想到了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以后大明要对全球用兵,全民义务兵役制肯定是要有的。就算如今不实施,将来也肯定是要实施的。要不,你趁现在这个机会,正好为全民义务兵役制铺路?’

    “啊?”崇祯皇帝没想到他这么说,连忙请教道,“怎么个铺路法?”

    对他这个当皇帝的来说,那当然是喜欢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因此,问出话之後,他是相當关注劉伟超的回答,一看就很认真在听的样子。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刚不是说了么,大明好像四处都有敌人么?既然如此,你就可以夸张一点,说大明如今四面楚歌,强敌压境,生死存亡之秋,要想保家卫国,那是不是要更多的人当兵才行了?顺便,你也多宣传那些英勇保家卫国的例子,提高军人的待遇。要这样还是很多人反对的话,那大明亡国都不冤了!’

    听到这个话,崇祯皇帝先是一喜,不过很快脸色就耷拉,啥叫大明亡国也不冤了!

    不过刘伟超的大概意思,他也是明白的。

    国家兴亡,不是他老朱家一家的事情,而是关乎所有大明百姓的事情。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顿时有了思路了,便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朕大概知道怎么做了,这确实是个机会。朕立刻派人去山海关,把陈圆圆传回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