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进荣禄大夫是散官,没有权力,提升品级用的,以此表彰王象晋在这两年的农事贡献。

    王象晋毕竟年纪很大了,八十五岁啊,哪怕在后世,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不过他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是活到了九十二岁,在这古代,真得是很稀罕了!

    崇祯十九年一月底的时候,陈子龙到达琼州。

    明洪武元年平广东,升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13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在琼州府,虽然很偏僻,以前多是官员流放之地,是为天涯海角,但是也是出过名人的。

    在大明朝,最为有名的就有两人。

    一个叫做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个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也是琼山人,大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特意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海瑞墓,这种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见的待遇。

    真到了琼州,在明末这个时候,其实未必就会觉得这里是苦寒之地,流放之地。

    这不,王象晋在陈子龙到来之后,其实跟是满意这里的生活了。

    官居一品了,算是荣退了,但是呢,还能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琼州这边的天气,没有严寒,虽然说热了一些,但是只要不出门,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陈子龙的到来,那些外出的活,都归陈子龙干了。因为在农事上的擅长,两人算是一老一少,也有共同话题,有个聊天的伴了。

    这二月份的天气,北方还是寒风呼啸的天气,但是在这琼州,只是穿着单薄衣裳,躺在大堂的躺椅上,看着外面阳光明媚,和陈子龙聊着农事上的事情,真是不亦快哉!

    “陛下吩咐的这个杂交水稻,还真是不好搞啊!”王象晋看着陈子龙说道,“陛下所说得稻种,有的还是找不到,只能慢慢地试了。”

    陈子龙听了,恭敬地说道:“但是老大人在这里的几年,培育出来的新水稻,产量也确实有提高,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啊!”

    听到这个,王象晋特别地受用,当即微笑不语。

    都已经是八十多的年龄了,对于其他,他都已经看开了。唯独流芳百世这个,他还是很在意的。

    此时,王象晋想了一会之后,他忽然问道:“你说,那大洋的彼岸,真得有如此奇怪的树,会流泪的树,真得是太奇怪了!”

    很显然,陈子龙带来的有关南美洲特产的资料,他也已经看过了。

    对于农学的兴趣,让他很是牵挂那么奇怪的品种。这树不但会流泪,最为关键的是,皇上说这流得眼泪,竟然是有非常多用途的东西!

    陳子龍听了,也是好奇。他和王象晋一樣,就只看了资料而已,不可能见过实物的。

    不过对于皇帝的话,他倒是深信不疑的。此时听到王象晋的疑惑,他便回答道:“那就寄希望那个郑芝豹能一帆风顺地回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在陈子龙的心中,終归还是不怎么报希望的。

    这可是大洋啊,要横渡的!

    一般情况下,哪怕只是沿着海岸线出海的,都可能会有很多意外。更不用说,横渡大洋这么危险的事情了!

    最为重要的是,这还是大明第一次派船远渡重洋,之前并没有先例,就更无人有把握了。

    这不,就听王象晋捋着自己的额下白须,又一次感慨地说道:“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