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对于这些,吴之屏不了解,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不了解。反正这次的会议,吴之屏就是个传声筒,把朝廷的旨意传达了而已。

    在会议之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一边在开通的几个港口做买卖,一边就得准备大明朝廷交代的事情了。

    …………………

    崇祯二十年四月中旬,北方,以鄂齐尔图汗为首的和硕特部贵族,还有以杜尔伯特汗为首的杜尔伯特部贵族到达大明京师,没有意外,他们的所见所闻,算是重塑了他们的世界观:原来这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

    大明的繁华,大明的新鲜事物,真得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杜尔伯特汗选择留在了京师,被分为侯爵,享受大明的繁华。

    至于其他人,主要都还是年轻,则选择从军,也就是当武将。

    当然了,这些蒙古人的品级和武将实权是分开的。

    品级和他们归顺大明的功劳有关,实权则要等他们从大明军学院考核出来的结果有关。这其中,还包括了鄂齐尔图汗。

    鄂齐尔图汗归顺大明,并且还有一份见面礼,被封为伯爵。但是他的军中实权,暂时还是待定。不过以他的经历,有统领部族的经验,至少也是参将起步。最终会是什么,这取决于他在大明皇家军学院的表现。

    鄂齐尔图汗对于自己的爵位没有杜尔伯特汗高,心中还是非常介意的。另外,加上他入关之后的所见所闻,便向崇祯皇帝提了出来,说他想给固始汗写信,劝固始汗归顺大明。

    对此,崇祯皇帝很是高兴,当场就怼鄂齐尔图汗表态:青海和西藏,是大明一定要拿下的地方。如果固始汗不肯归顺大明的话,不用久等,过几年之后,大明必定会兵发青藏。

    如果固始汗肯归顺大明的话,那可以封为公爵。并且他的几个儿子,在大明对南亚用兵的时候,也有机会多立下军功。

    这个表态,让鄂齐尔图汗很是意外。因为他从这个表态中发现,大明的野心,不对,是雄心壮志,竟然是如此之大,不但青藏要纳入版图,并且还要图谋南亚那边!

    换句话就是说,既然大明有这么大的图谋,那青藏是绝对一定要拿下的。固始汗不归顺,就只能是逃亡或者灭亡了!

    在见识了大明的国力之后,鄂齐尔图汗压根就没有想过,固始汗能打败明军!

    有了这样的想法,鄂齐尔图汗考虑再三,便写了一封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信,并且是几易其稿,最终派他从和硕特部的族人,发往西藏布达拉宫去了。

    在差不多同时,宁远侯李定国的一份奏章,送到了京师崇祯皇帝的桉头。

    崇祯皇帝看到是李定国的奏章,便第一时间看了。

    这一看之下,崇祯皇帝便很是高兴,当即传召次辅孙传庭议事。

    文华殿内,在孙传庭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让身边伺候的王承恩转奏章给他,同时对他说道:“在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都归顺大明之后,余下的准格尔部已经西迁,暂时不知道最终会迁到什么地方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离归化城和包头会很远。”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宁远侯的想法,说归化城那边整顿之后的骑军,留个一万左右的兵力防御西边之外,其余五六万骑军,完全可以投入对建虏的作战,或者先对东部蒙古发起战事。孙卿,以为如何?”

    等他说完之时,孙传庭已经差不多快速扫了一遍李定国的奏章,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蒙古人不同于汉人,他们天生会骑马打仗。归化城那边的整顿,除了换装备之后他们需要熟练之外,主要就是军纪和号令的熟悉。”

    他说得比较慢,显然是一边想着,一边在说的,而崇祯皇帝很重视他的意见,听得也仔细。

    只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