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马放南山,天下太平。至于其他周边地方,只要称臣纳贡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就再也听不到了。

    有个别人提这个的话,绝对会被一群人围攻。别人这都打上门来了,还马放南山?

    经历了乱世,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天下太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

    ……………………

    京师紫禁城武英殿内,内阁次辅孙传庭等人,正在给崇祯皇帝禀告前线战报。

    在一座屏风上,还挂着大明西部地图,上面用红蓝两种眼色进行标注收到的敌我态势图。

    从这个地图上可以看到,确实被西部联军攻占了不少地方。丢失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四川西南部,还有陕西的一些地方。

    但是,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敌人并不是齐头并进地在推进,因为在他们和明军交战的后方,其实还有一些城池并没有拔掉,还是属于大明的。

    听着孙传庭在一一解说,崇祯皇帝不时点点头,并没有因为丢城失地而恼羞成怒的表情。

    在孙传庭禀告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却忽然还关心起南边的情况来了。就听他问孙传庭道:“安南那边的消息如何了?”

    “回陛下,刚好有南方来的急报,正要向陛下奏报!”孙传庭一听,立刻便禀告道,“先前安南之北方郑氏和南方的阮氏联合起来,在荷兰人的策划下伏击了朝廷官军之后,在表面上,双方已经握手言和,依旧尊黎氏为主,但其实还是以灵江为界,各过各的。”

    顿了顿,他又接着奏道:“应该是从荷兰人那边听到朝廷海军的强大,他们该是都担心各自的战略重心不够,因此都在往西攻打邻国,甚至南方的阮氏还同时往南攻打,意图占据更多的地方才能和我大明周旋。”

    “这一点,从安南的这些邻国向我大明求援,也得到了印证。”孙传庭说到这里,眼神中露出一丝不屑道,“至少从目前看,安南的阮氏和郑氏所部攻势凌厉,这些小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当即微笑着点点头,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呢,就听到首辅贺逢圣出列奏道:“陛下,这些小国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如今向我大明求援,按着不回,是不是不大妥当?”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有过吩咐,对于南洋的藩属国,有什么要求一律不理。

    对此,贺逢圣以为,如今大明变得很是强大,要有天朝上国的架子,晾一晾他们,哪有他们提什么就马上回应他们什么的。

    可如今,人家都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了,要再摆天朝上国的架子,万一一个不小心,人家抵抗不住,被灭了怎么办?

    因此,他最终还是提醒了一下皇帝,摆天朝上国的架子当然没问题,可也要注意分寸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却是一声冷笑道:“崇祯十五年,朕发圣旨给南洋诸国,让他们朝贡粮食,多多益善,可有一国回应?”

    他是记得很清楚的,当时不管是赈灾还是军粮,全都是粮食急缺。于是,就听从了刘伟超的提议,知道南洋诸国有粮食,就发了圣旨去南洋的藩属国,让他们朝贡粮食。

    结果没想到,没有一家藩属国给大明朝贡粮食,都是找各种理由推辞。

    根据刘伟超的猜测,可能南洋那些国家,都受西方殖民者的影响比较大,又觉得大明乱成这样,也没什么实力了,因此就听西方殖民者的了。

    虽然这种情况,可能有的藩属国算是有苦衷的。但是,崇祯皇帝才不会管这些!

    他就只是记得,没人雪中送炭!如果不是以郑森为突破口,收归郑家为朝廷所用的话,中兴大明的日子肯定要往后再挪了。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