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如他自己所预料的,明军兵锋所至,他这边根本就难以抵挡。就算能打赢一两仗,也无济于整个大局,毕竟明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他这个和硕特汗国。

    除非是明国内乱,要不然,明国说了要打下青藏,就肯定能打下青藏。

    不得不说,固始汗对于事务的认知,确实是强于很多人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藏被英军殖民,一开始的时候,英军才两千多人而已,最多的时候,也才一万来人左右。

    火器的出现,并且火器和青藏土著的冷兵器代差,已经最大程度地减轻了高原反应所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位面,固始汗还把他的主力亏得差不多了,就更是难以承受明军的进攻。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西逃,而是不得不冒着风险考虑归附明国的原因所在。

    没有足够兵力西逃的话,西边的部族又不是吃素的!

    当然,如果明国还是要追究他侵犯大明的罪行的话,他估计也只有西逃,而不可能是束手就擒的。

    此时的他,虽然是大败而回,但是他依旧掌控着西藏,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他的强势之下,在事实面前,最终他向明国这边派出了使者,愿意归附大明。

    当然了,他也是有说词的,说他是被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蛊惑,才会对大明不敬,如今已经幡然悔悟,愿意献上青藏归附大明,他本人,任由大明皇帝要杀要剐,绝无怨言!

    崇祯二十一年秋,马士英总督收到了前线快马禀告,说固始汗的使者到了,请求归附,并有国书一份。

    这不是他能做主的,便立刻快马送往京师。

    大明交通的便利,让这份有关固始汗请降的奏章,只用了半个月不到就送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闻奏,很是有点意外,便召集群臣议事。

    对此,首辅贺逢圣便直言道:“陛下,老臣以为,这和硕特汗国是被朝廷打怕了,惧怕朝廷兵锋,才不得不请降。不过虽然在国书中看似姿态很低,说他之前受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蛊惑,冒犯了大明,甘愿任凭朝廷处罚,实则上,老臣以为,他还是在试探朝廷是不是会真得处罚他!”

    “哦?”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便要求道,“卿且道来!”

    只听贺逢圣继续奏道:“如果这固始汗真得如同国书上这诚意,那他该直接向朝廷投降,或者派他最亲之子来送信当人质。可是,并没有,显然还是想看看朝廷的态度再做打算!”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这番话。于是,他便又问道:“诸卿以为该如何处置,且都说来听听!”

    文华殿内的六部九卿等大明高级官员,听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便都上奏了各自的意思。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既然这个固始汗主动请降的话,就免去刀兵相见,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处罚他也只是意思下好了,大体还是按照改土归流的章程来办事,就能得到整个青藏高原。

    而第二种意见,那就激烈多了,说这个固始汗早干嘛去了,吃了大败仗,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才跑来说要请降,想得太美!要杀鸡骇猴,不管他的请降,继续攻上青藏高原便是!反正朝廷官军有这个实力,不需要他们投降,直接拿下整个青藏高原。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御前争论不下。

    最终,崇祯皇帝便让他们继续吵着,自己转入后殿去了。

    看到这一幕,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便知道皇帝是去干嘛了,便都不再吵了,直接等结果便是。

    他们想得没错,在后殿中的崇祯皇帝,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在接通视频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