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为首的旗舰上,就在杨展的身边,他正在看着手下操作一个奇怪的仪器。

    “大帅,根据这个六……分仪的定位,前面不远就要安南地界了!”

    说话这人,是船上的火长,这可不是火头军,伙夫的意思,用后世的话来说,是领航员的角色。可以说,这是船上最为重要的岗位之一了。

    如果一艘船上没有火长,或者说火长不合格,那船到哪都不知道。沿着海岸线航行还好一点,要离开海岸线的话,那没有参考物都能迷路在海上。

    此时,杨展听到火长的回答,便很有兴趣地问道:“那你再用罗盘,根据你的经验,怎么看?”

    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提出来的。而这个位面的牛顿,才是个小屁孩而已,啥都不知道。

    至于最终做出六分仪,那要到十八世纪中期,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但是,有刘伟超的这个金手指在,加上玻璃厂从崇祯十五年就设立了,六分仪上最为关键的反射玻璃,大明早就能做出来,这个六分仪,自然就不存在难度,让它提前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出现了。

    不过因为刻度上还没达到后世那样精密,因此只能增加六分仪的大小来增加精密度,看起来就比后世的六分仪要大不少,但是一个人操作也是足够,也不复杂。

    本来的话,六分仪要是提前到征讨吕宋远征军那时发明出来,那是最好的。只是很可惜,那个时候忙,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刘伟超,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陆地上,而忽视了海上。

    如今,陆地上的动乱基本已经荡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海上战事,出海船队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这个六分仪就终于被想了起来。

    杨展这支海军,就是中了头签,第一个使用六分仪,回头还要交报告上去的。

    因此,杨展这边的战船上,火长一边用原有的航海知识,使用罗盘等等来估算舰队的位置,同时也要使用六分仪来确认位置,两者进行核对,积累使用六分仪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增加对六分仪的了解。

    此时,火长听到杨展的要求,便又取出罗盘来盘算,口中喃喃自语着,又抬头看看海上有无参考物。甚至到船头,丢了块木头下去,然后人往后走,再去观察木头到了什么地方,一番计较之后,他便兴奋地向杨展禀告道:“大帅,还是很准的,和前几次一样,都是大差不差。”

    事实上,根据前几次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还是六分仪定位出来的结果更准确。

    杨展一听,非常地高兴!

    一路从福建过来,走走停停,浪费了好多时间,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验证这个六分仪到底行不行!

    从这一路上使用后的结果看,绝对行!

    作为大明海军统帅,杨展再清楚不过,有了这个六分仪,对于大明以后海上的远征,会有多方便了。

    要知道,如今大明海军还只是在大明沿海活动而已,最远也就是倭国而已。

    但是,就算是倭国,大明这边也能找到不少熟悉海路的火长。但是,一旦再远的话,熟悉海路的火长就非常难找了,甚至都找不到。

    这么一来,大明的海上远征军就会因为不知道身处何地而遇到很多困难。海上航行,最怕的就是这个!

    可以后,基本上就不用怕这个了。

    想着这些,杨展就不得不感慨,皇上的格物学,真是能格万物,太有用了!

    感慨了已经感慨过多次的感慨,杨展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事上。

    一想到这,他就看向了船上换装了的线膛火炮,想着那么远的射程和射击精度,他不由得又想感慨了。

    火炮方面的优势,能让他这一次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要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