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经转向奢华,攀比等等,华夏优良传统,基本上就被抛掉了。追求什么个***,读书人,身穿女子衣裳招摇过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忠君报国不是主流,穷着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如此种种,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抛弃,才有了满清入侵给,读书人立刻跪迎的场景。

    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事情,刘伟超其实有提醒过崇祯皇帝,也因此,设立了政通司,还有重新修订《大明律》,规定礼仪逾制方面的事情,不能任由礼乐崩坏!

    如今大明的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有新的追求,这社会风貌就又是要重点注意的。

    刘伟超在自己的世界改变不了太多,但是他能直接影响崇祯皇帝,那自然是要提醒了。

    不过,总体来说,一切都是向好的。就连设立南洋矿物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在打击了造谣生事的那些人之后,也是顺利多了。

    这个公司的大股东是朝廷,属于工部直辖,因为要在南洋挖矿,所以公司的安保,中层人员,最好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而这一类的人,无疑是以退伍军人最为合适,因此,工部这边,已经向全国放话,准备高新聘请退伍军人。而这,又刺激了更多的百姓,积极参与到义务兵役制中。

    这种正面意义的促进,是崇祯皇帝没想到的。因此,他看到厂卫收集上来的证据之后,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崇祯二十一年末的过年,至少崇祯皇帝算是要过个好年了。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相反的,也是因了那句话: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说南洋巴达维亚这边,临时总督揆一,已经得到了安南那边的手下回报,知道明国已经开始攻打安南了,这让他就一下紧张起来了。

    对于明国的强大,作为被俘虏过的人,到达过京师的荷兰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第一次俘虏,他是幸运的,没有被处死,甚至也没有被罚作苦力,可是,如果再一次被明国俘虏的话,他非常清楚,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那就是绝对不能被明国俘虏了。不止是他,还包括所有荷兰人,明国那边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了!

    为此,他一直绷着一根弦,赖在巴达维亚,尽量榨取这个殖民地的最后一丝利益,但是一定要在明军来攻之前逃掉。

    虽然这个巴达维亚是荷兰人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但是,明国的强大,让荷兰人死守巴达维亚变得没有一点胜算,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放弃的。

    南洋这边,离巴达维亚最近的一支明军是驻扎在吕宋的明军。

    为此,揆一一直有监视吕宋那边,一旦明军来了新的援兵,那就说明他们准备对荷兰人动手了。

    另外一个前兆,自然是明国对安南动手。

    因此,在得到安南的消息之后,考虑再三,决定把总督府搬到马六甲海峡的狮城去。

    因为他觉得,一旦明军来攻,必然是先打狮城,占领马六甲海峡的,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荷兰也是从葡萄牙人手中抢过来的。

    一旦明军攻占了狮城,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那巴达维亚那边要想逃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可能会被明军拦截。而如果在狮城的话,一旦明军来攻,直接就跑了,那就安全多了。

    未雨绸缪,是东西方共同的。

    总督府搬迁之后,巴达维亚这边,也还留有两艘风帆战舰,速度算快点那种。人员大规模减少之下,巴达维亚这边的管理,大部分由明人来做了。

    这倒不是说,荷兰人有多善良。而是揆一给他自己留的后路。

    万一不小心被明国人抓住的话,至少荷兰人善待巴达维亚的明人,很可能会因此减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