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李承恩受太宗文皇帝赏识,又战功显赫,一路升迁至卫率大都督。

    这个人赵王一直将其当成是大敌,包括平日里,赵王军也多向天策军驻地运动,探查其情报军容。

    研究李承恩战例的情报分析加起来,几乎有半个人高。

    赵王将李承恩整个人都研究透了,再加上赵王练出的精锐骑兵,他有七成把握打赢李承恩。

    但是杨清源这货就很麻烦了。

    他是异军突起型的军事统帅,在苍云关之战前,都找不到他带兵的案例。

    这个人的一身兵法绝技不知是从何处学来的。

    特别是游骑之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待机转移攻势。

    敌退我进:打击其士气,积小胜为大胜。

    敌驻我扰:以疲惫敌人,造成对我有利之形势。

    敌疲我打:集中兵力,主动进攻,以歼灭敌人。

    短短十六字,道尽了兵法真意。

    也不知道他年纪轻轻,哪来这般的兵法造诣。

    苍云关一战,他凭借苍云关的玄甲苍云军,诱敌深入。最终,以苍云玄甲军及苍云关的守备部队,歼灭窝阔台汗国主力,击杀窝阔台汗国阔出可汗。

    单是这份军功,就足够寻常人吹一辈子,斩王破军,张文远也是如此。

    但对于这位杨侯来说,战绩才刚刚开始。

    打完这一仗的杨清源经过简单休整,立刻带上了部分苍云军和游龙骑组成的精兵,再次千里奔袭,穿插到了正在对峙的天策军和北乾主力的背后。

    杨清源和李承恩联手,打出大周对北乾的一次战果空前的大捷。

    杨清源自北乾大军的背后发起攻击,纵火烧马厩,使得北乾后军大营被奔马所袭击,不攻自破。

    北乾七王爷战死,主力大军及各汗国附属兵马损失过半,大周斩获无数,战线向北推进近百里。

    杨清源因功封武乡侯,任检校云中都护府大都护,并建立了云中都护府。

    以此战功,他和李承恩已经有资格青史留名。

    可这依旧不是杨清源的巅峰战绩。

    晋阳之战,才是这竖子的得意之作,一场足以将杨清源抬入武庙的战绩。

    后金入侵,其实是渡衍一手策划的,龙武军大都督赵玄礼行军至鹞儿岭被完颜陈和尚伏击,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

    大都督赵玄礼的近卫军被切断了与其他部队的联系,包围于山谷之中,最终死战殉国。

    渡衍的这一步棋,拉开了幽州之变的序幕。

    连赵王也被渡衍的这一步棋所震惊,最终被渡衍说服。

    所谓的名将、雄主,哪个的身下不是躺着皑皑白骨。

    慈不掌兵,乃是千古不变的至理。

    一开始时反对的赵王,最终选择了默认这个计策。

    但后续的发展,出乎了赵王的预料。

    原本二人是想要借此机会,让赵王在天下人心中树立威望。

    北境的天策军不能擅动,幽州的龙武军全军覆没,京畿御林军伤损大部。

    这种情况下,朝廷应该是没有办法的。

    但仅仅是应该,于延益和杨清源都不是那种应该的人。

    于延益先是整合残兵败将,加上荆州备操军和楚州备蛮军,在晋阳挡下了努尔哈齿势如破竹的攻势,并背城而战,击溃了其手下大将鳖拜的先锋军。

    而后,杨清源赶到,让赵王看不懂的操作才真正开始。

    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