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在以前没去过州跟城市,用十多辆房车大巴穿行北美,到圣诞节的时候,嗦尼终于凑出来第一批二十万台嗦尼之星。

    哪怕全都是普通版,售价699美元,依旧在全球各大市场像一杯水倒进撒哈拉沙漠,瞬间没了!

    能够抢到的,除了之前最早的预定用户,就是各大地区的手机代理商、经销商,媒体编辑,手机行业记者,评测家等等等。

    拿到手机的都恨不得天天卡在领口上,让周围所有人都知道老子有本事搞到嗦尼之星。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全球只有二十万台,这已经是所有媒体都在众口一词宣传的奇迹。

    每个人拿起这台手机都会忍不住惊叹,这真是现代工业的完美结晶!

    哪怕是塑料壳,嗦尼都尽量做到了密度较大,质感沉甸甸的很有价值体验。

    单手翻开,略带一点弹盖的细节设置,都让人觉得应该值这个价。

    已经非常成熟的按键回馈力,二指多宽的“大屏幕”,精巧结实的铰链手感,全都让人能撇开手机本身的功能和操作,光这份使用体验就超越了所有之前的移动电话。

    花旗人好像总是这样,他们拥有全世界最强的科研水平,开发出所有领先的科技指标,但在转化为民用商品的时候,一定会缺少焦盆厂商这种精雕细琢的体验感。

    本来应该直到苹果的乔帮主,秉承他对焦盆文化的无限热爱,吹毛求疵的开发出苹果手机,改变了这种固有印记。

    但现在看起来不太可能了。

    不光是本来应该靠动画积累财富,重返IT业的乔帮主,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连花旗手机产业都被这一记闷棍打得五官扭曲!

    因为之前也没见过荆小强这种互联网打法啊。

    手机上市,以前都是作为普通的电子产品,先量产,铺货,然后再各种媒体渠道打广告,广告代言,接着推向市场,不行就降价处理,然后上新型号。

    所以那个年代的手机品牌,往往都是接二连三的出新型号,撞大运似的哪个好卖就追加订单多卖些时候。

    哪怕如摩坨洛拉,一年也要出个十几款换汤不换药的手机。

    至于机型狂魔诺记亚就每年几十上百款的推,很多型号根本没铺到全球市场。

    结果荆小强是先用自己的名气代言,还在样机阶段就打响名号,后面一个来月时间那边在疯狂量产,这边其实给足了市场吊胃口的时间。

    反过来也造成其他所有品牌手机的消费欲望被压抑住。

    摩坨洛拉跟诺记亚、艾力信等各大品牌的手机销售都有明显断崖式跌落。

    因为只要看过嗦尼之星的照片报道,就会惊叹手机也能这么漂亮好看,如果再叠加游戏功能,音乐播放器又是嗦尼的看家本能。

    消费者当然愿意等等。

    更重要是各种手机经销商、代理商,各国运营商都在疯狂订货。

    拿到样机的他们都能轻而易举确认能跟随这部手机大赚一笔,抢着订货。

    九十年代后期,就是手机的蓝海时代。

    每个消费者都是没用过手机的新客,每个刚开通手机基站的地区都是成片新用户。

    哪怕到这时候还没奢望到全世界每个人都能买个手机。

    但很多聪明人似乎都已经看到这是个大生意。

    消费者、经销商是看产品投票的。

    哪怕电池压缩之后待机时间少了一半,也不影响这种尺寸只有普通手机三分之一的新款造型大卖。

    欧洲各国运营商都是以百万台的基数朝嗦尼订货。

    北美地区更直接拿出两千多万台的总订货数,看得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