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州都是坐这种江轮,早就习惯得毫无兴致,当初如果不是急着赶来沪海赚钱站稳脚跟,他也会乘这种江轮花大概一周多点时间抵达。

    九十年代,还有这么慢的交通方式。

    而逆行会慢接近一半,从沪海到江州要十余天,到苏京都得一天一夜。

    本来陈丹尼肯定是坐飞机,连之前赶赴苏京的先遣队都是坐火车过去的,就是杜若兰和潘云燕说起从没坐过大轮船,荆小强就选了这种慢悠悠的方式。

    对他来说,现在真没什么可着急的事情了。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急也没用,反而是要按捺住性子循序渐进。

    好奇的陈丹尼和黑仔他们最后也选了坐江轮,只是荆小强忽悠他们拿港台证去买了最高级的二等舱船票,就在普通旅客去不了的楼层。

    等到开船好一阵,才艰难的找过来,还捂鼻子了。

    对养尊处优的HK人来说,这江轮就跟绿皮火车一样,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混合气息,上头。

    可那会儿的国人根本不在乎,荆小强脱了西装,很随意的躺在昏暗低矮的下铺,一点都没有大明星的气场,但杜若兰在帮他把西装用衣架挂起来,潘云燕叽叽喳喳的说自己刚才吹了江风头晕的感受。

    其他人则层层叠叠的保证了普通游客根本没法靠近。

    像个山大王,他也在脑海里构思一幕幕《美猴王》的场景,这可比老穆正在构思的《当我们年少》更简单直白。

    如果说老穆的剧是为了走艺术路线获得行业地位,《美猴王》或者说大闹天宫就纯粹是为了市场。

    直到潘云燕赶紧拿手指捅他,才注意到走进来的陈丹尼他们,笑着坐起来,先怂恿潘云燕:“你这没准儿是晕船了,去接点热水喝。”

    又笑问HK人:“什么感受呀?”

    实在是陈丹尼太贵公子了,风度翩翩的就好像走在贫民窟。

    这还是服装、箱子都整齐划一的团队环境,如果去那种挤满了普通旅客,不是带着鸡鸭就是老人小孩的舱室,就是难民船的感觉。

    但陈丹尼只是生理上的抗拒,笑得斯文:“还没上次我们去山里条件差,很特别的感受,和国际邮轮的区别很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吗?”

    荆小强就热烈鼓掌:“这就对了,凡事要朝着好的方向想,心情就自然愉悦起来,来,深吸一口气,是不是带着一股旧报纸跟木工房混合的味儿,给劲儿!”

    陈丹尼试了试笑:“好像真的没那么难闻……”

    这时候旁边的潘云燕狠吸一口,就柔弱无骨的娇滴滴晕倒了!

    当然是朝荆小强怀里倒。

    杜若兰眼疾手快的一把捞住,使劲掐人中:“燕妮儿,燕妮儿,你咋了,咋了呀……”

    她也能把豫南话学得像模像样,乐得周围人一点都不着急。

    气得潘云燕在暗处掐闺蜜的屁股。

    手感还蛮好,都爱不释手了。

    荆小强惋惜得苍蝇搓手。

    陈丹尼哈哈大笑,然后又被这味儿呛到。

    黑仔乐得举起手里相机:“给你们拍几张做纪念,保证不会外传。”

    主要是陈丹尼和荆小强的肖像权现在可值钱了。

    潘云燕就闭着眼,不动声色的把头发拨得漂亮点。

    荆小强还宣传:“这轮船上的饭菜,就跟火车上的餐车一样,特别香,我就不去了,待会儿你们吃饭时候帮我随便带点什么回来,量管够就行。”

    顿时说得大家好期待。

    结果到了饭点儿,全都一窝蜂的到船尾餐厅去,只剩下陈丹尼和荆小强舒适的斜靠在床下阴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