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惊愕之时,李书文大枪一摆,刺向厅柱之蝇,蝇落而厅柱无痕。厅内立刻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袁大人连呼:“神枪!神枪!真乃神枪也!”从此,“神枪李书文”名冠天下。
又清末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俄国著名拳王马洛托夫来华,在京设擂台,贴海报,夸海口,侮我华夏儿女,激起华夏民众及有志之士的极大愤慨。京、津两地武术名手与其较技,均败。
李书文的二师傅张景量时为天津“中华武术会”教习,捎信给李书文。当时李书文正在入里侍候卧病在床的大师傅黄士海(因黄士海无子,由李书文养老送终)。
见信后,李书文奉师命立即到京赴擂。一切手续办妥后,李书文飞身来到擂台之上,见马洛托夫体壮如雄牛,好似他平时练功用的600斤沙袋。而马洛托夫见李书文瘦小枯干,于是双手抱肩,对着李书文蔑视地吐了一口唾沫。
李书文义愤满胸,怒发冲冠,随手一记“霸王挥鞭”卧风掌,打得马洛托夫晕头转向,将其左腮部打掉鸡蛋大小的一块皮。未等马洛托夫反应过来,李书文奋起神威,顺势一招“六大开抱肘”,以闪电般的速度,运起千钧之力将马洛托夫肋骨打裂,击下擂台。
众人观呼,延臣大喜,联奏,欲封李书文为五品顶戴、近侍卫队武术总教习。李书文因师傅黄士海需他尽孝道为由谢辞。宣统皇帝及众朝臣无奈,赐金佛座像一尊以示嘉奖(李书文回乡后将金佛像交与弟子霍殿阁,后因战乱动荡,金佛下落不明。)
又据冥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声;用大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铁锥入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即出。他的族人乡亲人,常传颂他帮助乡亲收粮时,背对装运粮的大马车,用脚勾起80斤重的粮袋,挑过头顶,甩到大车上。他帮助乡亲们盖房上大梁时,用大枪将一棵棵檩条挑到房山上。据跟随李书文学艺十几年的徒孙,清末宣统皇帝御前侍卫霍庆云回忆:神枪李师爷的功夫,咱们练不了。他用大枪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车轱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他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劲。
总之,关于这位爷的传说那是海了去了。他也是这个时代仅有的几位化劲宗师之一,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做当时武林的‘天花板’。
咱们闲话少叙,书归正传。话说这吴大虾听到师傅引荐之人乃神枪李书文,当下心中是大吃一惊,表面却是不动声色,恭敬抱拳道:‘师侄吴有道拜见李师伯。’
‘呵呵……师侄免礼,听你师傅说你拜在他门下,仅仅一年时间,就暗劲大成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李书文也笑着回应道。
‘师伯过奖了,弟子实在是愧不敢当,能取得这小小成绩,实在是师父师兄教导有方之故。还请师伯以后多多指教。’
‘嗯,你很不错,师伯我看好你。年轻人有你这般本事,还能如此虚怀若谷,将来定然能取得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
‘行了,行了,李师兄你就不要再夸他了,那么多弟子还在那等着呢,咱们到正堂坐下再叙吧。’霍元甲在一旁笑道。
当下,众人又在霍元甲的引领下,来到大堂坐定,自有弟子奉上茶点。
‘殿阁你过来,见过你陈师兄和吴师弟。’随着李书文的话声,刚才那位和霍廷恩比试不分胜负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在李书文和霍元甲的引荐下和陈真吴有道二人正式相互认识了一下。
说起这霍殿阁,那也不是简单人儿,他这一支正是霍家拳外八修的传承,说起来和霍元甲这一支也算几百年前是一家了。当然,传了这么多代,现在关系远了,这辈分自然也是从师门这边来排了,由于李书文霍元甲二人平辈论交,这霍殿阁自然也就叫霍元甲一声师叔了。
话说这霍殿阁,师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