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材料数据,为以后再次进军打基础。

    说起来现代的全自动加工中心还是很棒的,车削,铣磨一体的,黑鹰的发-动-机结构,其实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仿制不了,就是材料。

    中途去了市里两天,跟妮可聚了一下。

    在手工作坊的时候,何贵有时候就去92年处理一些事情,大部分时间都在这边。

    刚刚从作坊出来,打开了手机,接连好几道未接电话信息了,何贵打开一看,是刘坤的信息。

    “老师,我刚才在研究呢,现在刚出来。”何贵立即打过去了。

    “你那个抗旱黄豆已经可以确定取得成功了,在西北的几个地方试验种植,已经可以保证今年的产量了。”刘坤在电话里面开口说道。

    何贵看了看时间已经八月了,西北是一季,四月种植,那么现在即使还不能收割,也可以知道收获怎么样了。

    “产量怎么样?”何贵开口问道。

    “今年几块试验田,雨水好的预测有350斤,干旱地区也有200斤以上,而同期干旱地区的油菜,豌豆几乎绝收。”

    “这个数据在半干旱地区算是可以了,就是在东北的机械化耕种,一般也才500斤左右。”

    “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半干旱地区都可以进行种植。”

    刘坤说的有些激动,何贵知道美利坚的某个试验田黄豆可以达到一千多斤,但是那是试验田。

    试验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就是大田试验,也要当地农民来种植,因为农民要粗放式的管理,试验田是精细化管理。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好像前一段时间有什么外国公司的人来,被路口那边挡住了。”何贵开口说道。

    “你小子运气好,楼顶弄个就成功了,你那边的试验田大大豆数据也不错啊,在你这个大豆种子基础上进行杂交,改良,后续可以出很多的品种。”

    “特别是西北半干旱地带的土地,那边有十年九不收,一收吃十年的说法,现在很多地方种植土豆,但是土豆对地块没有大豆的好,大豆的根系可以固氮,去年我国的平均大豆亩产才150公斤……。”

    “大豆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另外大豆需要的肥料比土豆这些要少很多。”

    “西北那么多地,一半种植大豆的话,农民的收益就上去了。”

    “另外就是国际影响力了,半干旱的中亚,非洲地区。”刘坤继续说道。

    何贵没想到平均亩产这么低,刘坤随后说道:“今年学校准备给你颁奖,你觉得呢?”

    “老师,还是算了吧,我个人对这个不感冒。”何贵摇摇头说道。

    “你以为单独是你一个人啊,你这个功劳最大的都不出面领奖,后面的那么多好意思拿东西啊?”刘坤没好气的说道。

    何贵听到这话,开口问道:“那好吧,多久?”

    “大概是年底之前,现在毕竟是估算的,要等正式产量下来了能有正式的报告,正好到时候你那边的数据也出来了。”刘坤回答道。

    何贵点点头,其实国内的黄豆都是拿来做豆制品,进口的哪啥都是制作豆油去了,因为转基因是在蛋白里面,按照道理说,豆油里面不存在转基因。

    何贵放下电话,研究所的几人看样子不知道西北那边的数据,不过也是的,这几位档次比自己低那么一些。

    应该是刘坤这个级别才知道的。

    从刘坤那边接连几个电话,就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力不小,影响到了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种植,也会影响全球的粮食布局。

    更是影响全球饲料产业的布局,原本大家十个人十块馒头,那么现在变成了十个人十一块馒头,那么全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