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来看,患者还有心梗和脑梗、脑萎缩、糖尿病等等,听上去病症很多,但是站在中医的角度,站在治疗原则上来看,标本缓急......”

    “无论多少病症,都要按照标本缓急的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从患者的症状来看,现在最要紧的既不是心梗,也不是脑梗,同样不是糖尿病,而是大小便不利的情况。”

    “现在患者小便不利,大便便秘,这应该是病症最紧急的一点,首先要通利二便,这是当务之急,要是二便不通,患者的情况只会更严重......”

    边上几位医生听的是连连点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方乐一开口,直接就说到了很关键的地方。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面对患者现在的情况,其实都是通便,大小便不通,无论是治疗什么,对患者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治缓不治急。

    方乐说完,所有人都能明白方乐说的对不对,哪怕之前没有想到的,也都关注到了。

    特别是黄卫国,顿时就被惊到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方乐的水平如此高,很快就切到了重点。

    “那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

    黄卫国问道,态度也越发客气了。

    这个病多个病症纠缠,心肌梗死、脑梗、糖尿病、脑萎缩等等,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起来很麻烦。

    要控制血糖,还要注意心脏,同时还要考虑脑梗。

    这也是患者治疗了这么多天一直情况不佳的原因。

    现在方乐等于直接抛开所有,先从症状轻重缓急着手。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应该辨证为阴结,可以用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同时加大剂量的白术增强通便作用,再加益母草祛瘀生新,滑利下行......”

    方乐沉吟了一下说道。

    “大黄附子汤加白术,加益母草.....”

    黄卫国说着很快把方子写了下来,然后细细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道:“这个方子好。”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针对不同,西医针对的是病,而中医针对的是症。

    也就是说,哪儿不舒服,中医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个不舒服,疼就解决疼痛,胀就解决发胀,咳嗽就解决咳嗽......

    所以也有人说中医不治病,其实正是如此。

    中医自古以来都是解决症状的,解决痛苦的,把不舒服解决掉,那么怎么解决不舒服,就要找到原因。

    在临床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现在患者二便不通,这是急,所以就不考虑其他,先用方法通了二便,再考虑之后。

    “方教授!”

    黄卫国把自己写的方子递给了方乐,他只是写了组方,并没有写剂量。

    方乐接过,拿过笔在后面写了剂量、

    大黄、附子、细辛各10克,生白术60克,益母草30克。

    写过之后,方乐又把方子递给了黄卫国。

    黄卫国接过仔细的看了一遍,又是禁不住赞道:“方教授这个剂量搭配的好啊,我刚才还在考虑,却没有方教授考虑的仔细。”

    这个方剂无论是从组方还是从剂量上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大的争议。

    相比方乐之前动不动用到一百克二百克的附子,这一次附子也只用到了10克,剂量并不大。

    要说唯一剂量大的药物算是生白术了,可放在这个病症上,剂量都算小了。

    黄卫国道:“生白术有良好的缓下作用,但是便秘兼水肿的患者,生白术效果并不算理想,即便是再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方教授加益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