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但凡是小心总不会有错。

    “这东西名叫火药,等我回到长安,就让国舅看看。”

    已经被发现,李翰所性也不再隐瞒,火药这种东西配比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次就是因为配比出现了失误导致了威力有些小,引线的燃烧速度过慢。

    不然的话,也就不会出那些问题了。

    “如此甚好…”

    长孙无忌抬起茶杯,放在鼻子下面问了问,露出一抹陶醉,李翰懒得搭理,知会一声就离开屋子。

    来一趟没得到什么好处不说,还把自己的东西给交代了出去,这让他心情十分郁闷。

    望着空中的月色,李翰心中颇为惆怅。

    ………

    三日后。

    长安,皇宫书房。

    李世民斜倚在床榻上,手中拿着奏折,一双玉手在他的额头轻轻揉捏着。

    不时做出些批改,只是眉头之间依旧残留着些许的忧虑。

    “陛下这是怎么了?”

    身后,皇后长孙氏察觉到了什么便轻声开口。

    自己这位夫君向来都是心思深沉,能够让他如此忧虑的事情可不多。

    “李淳风传来奏折,他夜观天象,说今年恐怕会是一个大旱直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李二轻声说道,内心很是忧愁。

    一旦大旱,天下必然民不聊生,那对于他登基的那些风言风语又会出现。

    这些李二自然是不在乎的,他在乎的是黎民百姓的安危,大旱粮食必然会不够。

    可天下才刚刚平定,可没有多少粮钱可用。

    “天象说的也不一定都准。”长孙氏知道李二心中所想,出言劝慰道:“再说翰儿不是说他有一神物,一亩地能有几十石吗?”

    “呵…”说起李翰,李二轻笑两声:“那兔崽子说的话你也信?”

    “大唐怎么可能会有那种粮食,这疯小子说不准又从你这里打什么坏主意。”

    李翰的出现让夫妻二人之间的有些凝重的氛围显得略微轻快起来。

    “说起翰儿,不知道他在幽州怎么样了。”

    长孙氏已经很久没有得到李翰的消息了,内心不免也有些思念。

    虽不是亲子,但亦没有把他当外人。

    说着,李二拿出一沓奏折,在长孙的眼前晃了晃:“看到没有,这就是呈上来骂那混小子的奏折。”

    “在幽州干的那些事,朕头都大了。”

    长孙氏没理会李二的吐槽,接过奏折随手拿起一本看了看,露出一抹惊讶。

    “翰儿在元家寿宴当天灭了一族?”

    皇后瞪大了眼睛,感觉十分的不可思议。

    李二这时候摇了摇头:“灭族不至于,只是杀了些主要人物,听说元家还有一个女儿下落不明。”

    “可这…也足够让臣妾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