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惩戒的原因以及变故所发生的缘由。

    在了解到朱元璋最开始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喜欢,并且足足夸赞了好半天时,杨宪便笃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朱元璋的性情自己也没有看错。

    可是,原本应该对自己封赏的朱元璋,却在见了一趟靠山王齐衡后便突然变卦了。

    原来的封赏旨意变了,变成了对自己的惩戒。

    虽说这惩戒当中朱元璋的善意和态度他杨宪也明白,可这结果依旧让他有些不能接受。

    在明白这一切都是齐衡在背后出手,扰了自己升官发财的美梦,杨宪对这位仅仅只远远见过两面的靠山王依旧的愤怒。

    在他看来,他与靠山王齐衡从未有过什么矛盾,对方却故意的针对自己,这不是恶心他嘛?

    原本以为这次仗着这个功劳,或许能够讨得朱元璋的欢心,同时将他给升官调回金陵城中。

    却不曾想,旨意都已经颁发了,最后却还是被拦住更改了。

    杨宪这心里头不爽到了极点。

    “就差这么一点啊.....”杨宪咬着牙说道。

    可就算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齐衡做的,又能怎么样呢?

    人家是靠山王,皇帝的小舅子,皇后的亲弟弟。

    自己有什么资本跟人家叫板。

    想着这些,杨宪最后也只能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恨,继续着眼于眼下。

    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转眼过去。

    官报在余光道的筹办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完善,基本已经妥当。

    按照余光道的话,整个大明的疆域,官报内容的报送时间,最远的地方也只需要十天。

    这其中便是整合了各地的交通方式,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全部选择最快的方式进行报送。

    最晚十天的报送时间,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并且,官报从第一期开始报送后,已经承办了七个月。

    官报每月一期。

    其上内容都是从各地调查到的一些最新动向。

    这些信息对于各地的官员来说,全部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包括农耕整改,开耕经验等等。

    这七个月的月刊,朱元璋也是看过的。

    在看过之后,对于官报的内容朱元璋是非常的满意。

    因为这上面有很多官员们治政理政的经验和实际案例,可以让各地的官员对照着去学习。

    同时,宣扬的那些好官政绩,也在极大的激励着各地官员们的动力。

    作为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朱元璋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也有一些沽名钓誉的官员们,在见着这官报上的官员们竟然一夜之间就通过官报成为了全国治政理政的典范。

    那心里更是痒痒的。

    这私下里便开始琢磨着该如何让自己也上一次这官报。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这一来二去的,官场内部的风气瞬间转变了不少。

    每个人都争破脑袋的想要立功。

    尤其是齐衡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竟然还在官报上显著位置弄了一个排行榜!

    排行榜的位置是以各地官员们当地的生产力税收财政等等因素建立的。

    说白了,就跟前世的gdp排行榜一样。

    这个榜单一出,全国官场瞬间炸开了锅。

    如果说原本的官员们很多都可以在做了官后躺平发育,只需要跟上司打好交道就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