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称呼?

    作为儒家内部难得一见的异类,又师从出身黄老的宋钘宋子,荀子在儒家内部的辈分,其实并不很明确。

    但只需要知道一点,就不难推测出在田何面前,荀子是个什么辈分。

    ——荀子的老师宋钘,同孔子七世孙,战国时代的魏相宋谦,以平辈论交!

    这样算下来,荀子的辈分,大概就是与孔家八代平辈。

    那作为荀子的门徒,韩非李斯、张苍陆贾,以及浮丘伯等人,就当是同孔氏九代平辈。

    再到身为浮丘伯门徒的楚王刘交,乃至于身为刘交之侄的刘盈······

    真要按辈分算,当世《周易》传人田何,得比太子刘盈大五辈,比天子刘邦都还要大四辈!

    如此说来,如今的太子刘盈甚至天子刘邦,乃至于曾经的霸王项羽、始皇嬴政,都对田何这么一个‘孔子六世孙’毕恭毕敬,也就是必然了。

    ——在当今天下学术、舆论界,人家是‘老祖’辈分的人物!

    就算撇开人家的学术地位不论,光论辈分,田何也是当今天下公认的‘老者’。

    就算不考虑‘敬贤’,光出于‘敬老’的考虑,几十年前的始皇嬴政、十几年前的霸王项羽,乃至于如今的天子刘邦,也必须给田何足够的尊重和优待。

    而在这样一位老者面前,就算是自己身为太子,就算是田何的族亲犯下滔天大罪,刘盈也只能是小心翼翼,旁敲侧击的试探、商量。

    暗自思虑良久,刘盈也终是将飞散的思绪拉回,对田何微微一笑。

    “往二月余,叔孙太傅多以荀子之言相说于小子,小子闻之甚奇。”

    “小子问太傅,太傅以‘不敢妄议’而拒言;小子欲问北平侯、太中大夫,又念此二人乃荀子门徒,断无非议学师之理。”

    “故小子今日前来,亦有意以此,相问于子庄公当面。”

    “——不知于荀子‘性恶’之论,子庄公持何念?”

    面带疑惑的发出一问,刘盈也不忘做出一副求贤若渴的神情,等候起田何的回答。

    而听闻刘盈此问,田何一直挂在嘴角的那抹温和笑意,也是在眨眼之间,便如雕像般僵在了脸上。

    作为儒家前年不出的异类,荀子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无疑便是性恶论。

    与孔子所笃定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不同,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本始材朴’。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人性之初,应该是一张白纸,既不好又不坏;经过后天的影响,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

    而后世常言的‘性情’一词,也是源自于荀子对人性的看法: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但在听到刘盈问出‘荀子说性本恶,子庄公怎么看’这个问题之后,田何的注意力,显然没有放在这个问题本身。

    “性恶论······”

    “太子以此相问,莫非······”

    暗自思虑着,田何也不由面色稍一肃,浅尝遏止的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人性之善恶,往数以百年,天下众说纷纭。”

    “孟轲曾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又荀卿言:人之生也固小人,及仁、义、礼、智之附,则皆乃后天习学、自修其身方所得。”

    说到这里,田何不由话头稍一滞,若有所思的打量一番刘盈的神情。

    最终,还是轻笑着低下头,继续道:“及老朽,于人性之善、恶,倒不敢有定论。”

    “然《易》云: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