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来算,这九十余万户农民,每家百亩田,每亩产粮二石余,关中一年的粮产,更是将近二万万石!

    现如今,已是三月将至,开春在及,距离秋收,还有近半年。

    就按半年,关中五百余万人的消耗量来算,关中粮商手中,至少也该有五千万石粮食!

    把五千万石粮食,全部投入渭水、泾水?

    ——别说五千万石了,就是五十石粮食,换算到后世度量衡,就是一立方米大小,将近700千克重!

    五十万石粮食的体积,那就是10000立方米,堆满一个足球场,都得堆得跟成年人一般高!

    五千万石粮食,全部投入渭水、泾水那不过数十丈的河道?

    真要这么做,无论泾水还是渭水,都必然会堵塞决堤!

    哪怕退一万步讲,真让这群不知死活的二货,把关中的粮食都扔进河里流走了,这个结果谁来负责?

    后果谁来承担?

    无论天下是否因此大乱,最先被拉出来砍头的,也必然是这些二货。

    待事件平息之后,自然就是全天下联名上奏天子:陛下啊,这些商人太坏了,俺们的粮食,可不能再让他们管了~

    再往后,自然就是天子刘邦顺理成章的表示:嗯,确实是这样,可不能再让商人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了!

    诶,对了!

    太子是不是说过,粮食应该让少府管来着?

    刚好,就让太子去办吧!

    如果顺利,刘盈甚至能借此,一举促成汉室‘太子掌少府,而主关中农、粮事’的政治传统。

    总而言之,关中粮商们提出的这个‘锦囊妙计’,非但无法伤到刘盈的根本,反而会促成‘粮食官营’的概念,迅速成为天下共识。

    而现在,虽然这群二货‘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光是这个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在汉室专政铁拳下宣告夭折的计划,也足以为刘盈促成粮食官印,狠狠踩一脚油门。

    刘盈心里也明白,萧何虽然嘴上说‘好险,差点让这群二货乱了天下’,但实际上,萧何也很清楚,这件事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

    可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萧何被这么一个荒诞的‘阴谋’,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想到这里,刘盈也是不由微微一笑,将手中,那卷记录着‘滔天阴谋’的供书,交还到了萧何手中。

    “于此等阴谋沉粮,而乱关中之乱臣贼子,萧相以为,当如何处置?”

    听闻刘盈稍带试探的发出这么一问,萧何只苦笑着摇了摇头,对刘盈微一拱手。

    “臣此来,正欲以此事,请家上示下······”

    见萧何面带深意的道出此语,刘盈自是看出萧何隐晦的示好,便笑着一点头,旋即似模似样的思虑起来。

    片刻之后,才见刘盈似是没下定决心般,稍带心虚的将上半身稍一前倾。

    “为首之钱氏、张氏,孤以为,其心可诛!”

    “如此恶赢满贯之奸商,必于长陵田氏一案干联甚深,更或为前时,密谋刺孤之同谋!”

    “此二者,依长陵田氏之故事······”

    “萧相以为如何?”

    语调稍有些心虚的发出一问,刘盈便装作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不着痕迹的凝望向萧何目光深处。

    果然不出刘盈所料:在听到‘依长陵田氏之故事’时,萧何的嘴角,肉眼可见的抽了一下!

    但之后,萧何却并没有如刘盈料想中那般,劝说刘盈‘监国太子,不便示嗜戮之面于天下’,而是在眨眼间,恢复了先前,那淡然中略带恭顺的神情。

    “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