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措施,已是彻底部署完成,且没有留下丝毫‘逼反淮南’的话柄。

    当整个朝堂,都为这一状况而暗自窃喜之时,临将‘返乡祭祖’的太子刘盈,却出现在了位于尚冠里与武库之间的丞相府······

    ·

    “禀家上。”

    “大军所需粮草,已冠‘拨与荆、楚、齐,以解米粮拮据’之名,往送敖仓,共计三百万石,当足家上大军四月之用!”

    听闻少府阳城延面带严肃的作出报告,刘盈只微一点头,便将目光移向了另一侧的萧何。

    见此,萧何也不敢耽搁,朝刘盈赶忙一拱手。

    “臣自武库拨调之弓羽箭矢、戈矛剑戟等军械兵刃,亦已合少府往送敖仓之米粮,暗输往荥阳。”

    “待平阳侯率荆、楚、齐之兵往取,便可得······”

    从萧何口中,确切听到‘武器军械也被一起送往了荥阳’,刘盈只深吸一口气,旋即对萧何、阳城延二人沉沉一拱手。

    “近些时日,辛劳萧相、阳少府。”

    对二人稍表明谢意之后,刘盈面上严肃之色却并没有减缓。

    今日,刘盈特地前来相府,甚至还叫上了少府阳城延,自然不是询问后勤保障问题。

    萧何、阳城延二人就后勤问题做出汇报,也不过是顺带一提。

    刘盈此来的真正目的,则早在刘盈递上拜帖,并让萧何叫来阳城延之时,就已经道明。

    很显然,对刘盈的来意,二人也是心中有数。

    君臣三人只沉默片刻,便见阳城延率先起身,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大木箱,又从怀中取出一卷手臂粗的竹简,对刘盈稍一拱手。

    “此,乃臣奉家上之令,清查厘算往三月,少府官营粮米所得。”

    轻声道出一语,阳城延便摊开手中竹简,送到刘盈面前,又稍清了清嗓。

    “奉家上之令,少府行粮米官营之政,而以钱往取粮商米贾之粮、仓。”

    “至夏六月,少府共得储粮十万石之粮仓,共计二千一百四十六处,其中,可储粮五十万石之巨仓百七十二处;另可储粮万石上、十万石下之小仓数以千。”

    “为得此粮仓近万,少府耗秦半两,共十四万万余钱,三铢钱亦同。”

    “此秦半两十四万万余,皆乃少府得粮商之存米,往售关中民所得;及少府内帑前时所储之钱三铢,亦花费殆尽······”

    听阳城延说到这里,刘盈这缓缓点了点头,眉宇间,只歉然涌上一抹如释重负的神情。

    三铢钱,尤其是少府奉老爹刘邦的命令,熔铸而成的三铢荚钱,无疑是刘盈长久以来,都不敢丝毫忘记的心病!

    ——中央财政机构,空有十几万万废币,根本花不出去!

    非但如此,还依旧源源不断的将真币(秦半两),熔铸成这种花不出去的废币!

    这般自毁长城的操作,但凡是个脑子没病的掌权者,都不可能会视若无睹。

    而‘以废币三铢,购买粮商手中的粮仓’,无疑算是刘盈特意为少府,所精心打造出的‘抛售废币’的绝佳方案。

    有今年,整个关中粮商联手哄抬粮价,以及长陵田氏那桩‘行刺储君’的案子打低,对于少府‘一半给秦半两,一半给汉三铢’的购买方案,关中粮商纵是万般不愿,也只能乖乖受着。

    ——刘盈都为此事遇刺,少府买粮仓,还知道给一半秦半两,而不是直接用‘抄没’,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剩下一半汉半两,就权当是关中粮上‘改邪归正’的买命钱了。

    这样一来,少府得以甩掉这批名为‘三铢钱’的烫手山芋,换来了一个个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