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一方的弓弩部队,基本都会安排在城墙内,通过抛射对城外造成杀伤;

    进攻一方也会将所有的远程打击力量,均匀布置在城墙外50-80步的距离,对城墙上,以及城墙内的守军造成打击。。

    至于进攻方的弓弩部队,为什么会对城内的守军弓弩部队造成巨大杀伤,倒也不能算是刻意为之。

    ——对于攻城一方而言,重要性排在第一位的,都永远是登上城墙,而后夺取城墙!

    所以,为了能给前方的刀盾攻城兵减轻压力,创造登墙的良机,城外攻城一方的弓弩部队,都会持续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高频率射击。

    至于城内,守城一方的弓弩部队,也会为了让敌人不那么容易贴近城墙,而通过一轮又一轮齐射,来对敌人造成杀伤。

    在后世,这种举动便被称为火力压制。

    而进攻一方的弓弩部队,之所以会对城墙内的守军弓弩部队造成更大杀伤,而非对城墙上的守军,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角度问题。

    ——作为守城一方,城内守军的弓弩部队,有两种不同的射击角度。

    要么站在城墙上,朝城外平射,要么站在城墙内,朝城外抛射;

    但对于城外的攻城一方而言,弓弩部队的射击角度,则只有抛射一种。

    这很好理解:城墙高,而城外矮。

    这样一来,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就出现了。

    ——城内的守军弓弩抛射,射中的是城外正在冲锋的先锋;即便是在城墙上平射,射中的也都是冲锋的士卒。

    但城外的攻城一方抛射出的箭矢,只要不是因为力道不够,射在了城墙之外,就必然能对守军造成杀伤。

    ——要么射中城墙上的守军刀盾卒,要么射中城墙另一侧的守军弓弩卒!

    换而言之:作为进攻一方的远程打击力量,城外的叛军弓弩卒都不需要太精确的瞄准,只需要尽可能的将弓弦拉满,保证箭矢别被城墙当下,就大概率可以造成杀伤。

    而在这种‘大力出奇迹’的射击理念下,遭受更大打击的,往往就是甲胄单薄甚至完全没有,且暴露在城墙内毫无掩体的守军弓弩方阵。

    弓弩部队超高死伤率,也使得大多数有志一展宏图的勋臣之后,往往会选择从看上去更危险,实则相对更为安全,也更容易斩获首级、获得武勋的刀盾部队开始起步。

    至于看上去安全无比,实则又危险,又很难捞到武勋的弓弩部队,则很少有人愿意去带。

    ——斩首斩首,斩下敌人首级,拿到手里,才算是实打实的军功!

    至于弓弩,战时那万箭齐发的,谁能说得准拿个箭是自己射出,又有哪个敌人是自己击倒?

    但话又说回来,弓弩伤亡率高、武勋获取难度大,却又丝毫不影响战争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往往就是这群倒霉蛋。

    很多战役,看上去都是最后双方对冲,最终由其中一方站到了最后。

    但实际情况,却是其中一方被对方弓弩射的伤亡巨大,进退两难,无奈只能孤注一掷;反观敌方则是好整以暇,带着必胜的信心,用一场令人享受的冲锋,来为这场战斗画上句号。

    说白了:最后的冲锋、肉搏,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让骆驼不堪重负的,是先前,那一轮又一轮直扎人心窝子等弓羽箭矢。

    而现在,由于刘盈的存在,庸城内的守军弓弩部队,已经在‘火力’上占据了上风。

    尤其现在的状况,是城外的叛军需要争分夺秒,争取在天亮前攻下庸城,而城内的守军只需要保证城池不破,就更使得火力上的优势,让城内的守军愈发淡定、让城外的叛军愈发焦躁了起来。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