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哪怕真的有谁比刘邦更‘优秀’,也绝不可能亲口承认:朕比太祖高皇帝更‘优秀’。

    至于萧何,那就更是毋庸置疑的了。

    ——在历史上,酂文终侯萧何,是刘汉二百余年,唯一一位收获‘权臣三件套’荣誉的臣子!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及殿!

    在这样一个青史留名,甚至极有可能是‘青史第一相’的人物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更优秀。

    而在刘盈给出‘朕不如高皇帝,卿不如酂文终侯’的答案之后,曹参一语,便彻底击碎了刘盈君临天下的所有希望。

    曹参说道:既然陛下不如高皇帝,臣也不如酂文终侯,那为什么要做改变呢?

    臣知道自己不如酂文终侯,所以将酂文终侯立下的规章制度全部保留,没有做出丝毫变化;难道陛下就不知道自己不如太祖高皇帝吗?

    既然陛下不如太祖高皇帝,那为何还要过问朝政之事呢?

    臣做了丞相之后,虽然整日里喝酒、睡觉,但这不过是因为酂文终侯的规章制度太完美,根本不需要臣画蛇添足;陛下为什么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责备臣没有恪尽职守呢?

    就这短短几句话,本还望向收服曹参,甚至于有朝一日君临天下的刘盈,便自此一蹶不振,抑郁而终。

    ——因为在此事之后,有两件事,同时为天下人所熟知。

    第一件,是曹参因‘萧规曹随’的美誉而名扬天下,被整个天下公认为‘汉室又一位贤相’;

    第二件,则是刘盈以‘年齿不满就异想天开,想让刚平定的天下再次混乱’的负面形象,被曹参以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给怼了回去······

    在此之后,曹参本就崇高的政治威望,直朝萧何的方向突飞猛进;而刘盈本就几近于无的威严,则自此彻底定在了‘0’点。

    最让刘盈感到绝望的是:在此之后,母亲吕雉亲自拉着曹参,到自己面前道歉。

    刘盈尚还清楚的记得,在曹参不冷不淡的说了句‘臣说得过分了点’之后,母亲吕雉对自己说:行了,别绷着脸了,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

    “嘿······”

    “平阳侯曹参,汉开国功侯第二位,食邑一万零六百三十户,谁成想,竟也是‘周吕旧部’、吕氏爪牙······”

    在心中极尽讥讽的腹诽着,刘盈望向曹参的目光,却是愈发柔和,愈发平易近人了起来。

    诚然,在刘盈灵魂深处,依旧存在着一撮对曹参的本能恐惧。

    但有了前世的‘经验教训’,重头来过的刘盈,没道理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想到这里,刘盈便温言悦色的抬起头,望向曹参那张时刻透露出一抹严肃的面庞。

    “上旬,朝中功侯、百官至宫外请见,孤曾明告诸公:但父皇未病愈,凡朝臣百官、元勋功侯,孤,皆不独见······”

    “只不知,平阳侯此来······?”

    听出刘盈话中的深意,曹参却是不无不可的一点头,面色如常道:“家上之意,臣知之。”

    “然臣今日入宫,乃奉陛下之意,以近旬月,朝中急需决断之事,于家上稍行相商。”

    “且陛下虽仍卧榻,然疾已近愈;只陛下年事已高,又时值凛冬,陛下这才未亲临长信而主朝政事。”

    “家上大可不必过忧。”

    听闻曹参此言,刘盈只似恍然大悟般一昂头,便笑意盈盈的将身子坐直了些,对曹参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见此,曹参也不再多绕弯子,径直道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