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再向里一层,便是试探。

    作为天子的刘邦,需要通过这样的试探来确定:在自己驾崩之后,身为继任者的刘盈,究竟是会以‘稳定’作为政权交接的首要任务,还是以‘效率’作为主要原则。

    对于刘邦确实有这层用意,刘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曹参方才已经明确说明:此次大规模的九卿任命,刘盈、曹参二人只是‘商量过后给出人选’,至于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天子刘邦亲自拍板。

    这,就是政坛极为常见的‘保险锁’:决议权,我给你们‘议’的权力,但‘决’的权力,我还是要放在自己手里。

    如果‘议’的结果让我满意,那我就‘从善如流’,大家相安无事;可如果我不满意,那不好意思,我就要独断乾坤了。

    刘盈是被老爹试探‘会不会急于求成’,而萧何对曹参的试探,则更复杂一些。

    作为现任丞相,萧何需要确定曹参是否堪当大任;但作为一个肉体凡胎的‘人’,萧何,自也难免逃离一些世俗。

    毕竟人亡政息的悲剧,是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噩梦······

    除了最外层的考验,以及稍深一层的试探,此事,还有一层深意。

    ——判断。

    在这一点上,刘邦、萧何二人的目标一致:判断刘盈、曹参这对‘搭档’,是否有相互配合的默契。

    如果有,那曹参、刘盈二人给出的人选,大概率会完全相同,甚至直接是二人联名递上同一份名单;

    可若是二人有‘不和’的征兆,那刘邦很可能会受到两份截然不同的名单。

    但对于这层考验,刘盈却并不很担忧。

    盖因为这个‘判断’的结果,并不会影响到刘盈。

    ——如果刘邦、萧何的判断结果是‘刘盈、曹参有默契’,那自是相安无事;

    即便判断结果是‘没有默契’,甚至有不和的征召,那也不可能动摇刘盈已经稳如老狗的储位。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曹参需要给出更完美的答卷,来确保自己不会被临时替换。

    结合这此间种种,曹参这才给出了一副‘我不说话,你是太子,你说啥是啥,我就做个传话筒’的架势。

    但刘盈也确信:此刻还在自己面前装孙子的曹参,等到了老爹面前,必定会为了彰显自己的‘担当’以及专业能力,而对刘盈的人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分析,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毕竟,曹参嘛,典狱长(狱掾)出身,挑别人的毛病,很专业。

    曹参一副‘我暂时装孙子’的架势,刘盈一副‘我稳如老狗,丝毫不慌’的姿态,这场对话的核心部分,便算是得出了结果。

    按照曹参先前的预想,此次对话到这里,便基本可以画上句号了。

    但让曹参隐约感到有些不安的是:刘盈,似乎也给自己下了个不大不小的套······

    “呃······”

    略有些迟疑的沉吟片刻,又悄悄打量一番刘盈的神情,见刘盈面上,依旧挂着那谦逊、严肃,又无比虚伪的神色,曹参终还是试探着开口道:“呃······家上。”

    “今朝中九卿,少府、太仆、郎中令皆有任命;”

    “依家上之意,卫尉、廷尉、奉常三者,当由故任者复任之;”

    “又典客、宗正,可暂罢设······”

    语带孤疑的说着,又盯着刘盈看了好一会儿,终还是没能看到刘盈‘惊醒’,只能是疑惑的对刘盈稍一拱手。

    “既如此,治粟内史一职······”

    “依家上之意,该当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