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才终于有了第一次交集。

    准确的说,是王陵为了现在的北平侯张苍,欠了刘邦一份人情。

    彼时,曾担任秦御史的张苍,早已因罪逃回老家阳武县,待刘邦率兵抵达阳武县,张苍便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随后同刘邦一同攻打南阳。

    待攻下南阳,张苍却被举报‘纵兵抢掠’,按照刘邦早起的军法,张苍罪当枭首示众;

    对于张苍的才华,彼时的刘邦虽感到惋惜,但军法如山,终还是只能唏嘘感叹着,下令将张苍押上法场。

    也正是在张苍被押上刑场,眼看着就要枭首之时,恰逢王陵路过法场,一样就看出了张苍‘气势不凡’。

    准确的说,是看到了张苍高大魁梧,且如同葫芦籽一样肥硕白皙的身体······(反正司马迁是这么说的)

    看到张苍,王陵当下就惊呼‘小伙子长的真好’,于是便毫不迟疑的叫停了行刑,替张苍对刘邦求了情。

    对于老乡王陵,刘邦自然是觊觎已久,怎奈王陵打小就和刘邦的大仇人——雍齿光着屁股玩儿到大,刘邦纵是有心,也实在是无从下手。

    眼见一个‘让王陵承自己人情’的机会出现,刘邦自是从善如流,当即赦免了张苍的死罪,许其戴罪立功。

    就这样,王陵便欠了刘邦一份人情,也算是为后来,投身汉营埋下了伏笔;

    至于被王陵就吓得张苍,也自那时起,便对王陵恭敬无比,恨不能将王陵当亲爹来侍奉。

    ——毕竟再怎么说,王陵也算是张苍的救命二人,一个‘再造之恩’,张苍无论如何都是要认的。

    再后来,刘邦先入咸阳,又化解了项羽设下的鸿门宴,被项羽封为了汉王。

    至于王陵,却碍于好友雍齿曾背叛刘邦,从而并没有投身刘邦账下,而是自带人马离开了咸阳,回到了南阳老家。

    直到后来,刘邦亲自派人问王陵:过去,我只是沛公,不敢让阁下做我的从属,如今,我已经获封为汉王,应该是有资格请您来协助我了;

    您救下的张苍,已经成为了我帐下的大将,难道您还要在南阳蹉跎岁月,等张苍这个小子,成为率领十万兵马的主帅吗?

    得知刘邦之意,王陵也终于确定:老友雍齿的背叛,并没有让刘邦厌恶自己;

    再加上张苍‘已为将军’,实在是很难让王陵忍住‘我上我也行’的冲动。

    就这样,王陵几经波折,终还是投身于汉营,并在刘邦还定三秦的过程中,立下了不菲军功。

    在刘邦还定三秦,并于霸上会盟各诸侯,准备共讨项羽之时,曾自丰邑逃走的雍齿,也以‘赵将’的身份重归刘邦麾下;曾经的‘些许’不愉快,似乎也算是暂时得以了解。

    之后,刘邦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大军,于楚汉彭城一战先胜后败,溃不成军;王陵的母亲,也同刘邦的父亲刘煓、妻子吕雉一同,落入了项羽的掌控中。

    为了逼迫刘邦就范,项羽自是先拿刘煓做文章,却只等来刘邦那句‘分我一杯羹’;

    而后,不死心的项羽又拿王陵的母亲做起了文章,打起了‘起码也要捞个人才回来’的盘算。

    很显然,王陵不是刘邦。

    对于项羽‘烹杀尔母’的威胁,王陵根本不敢坐视不管,只能赶忙派出使者,与项羽接洽商谈。

    接见王陵派出的使者时,项羽也是让王母始终坐在一旁,险恶用意昭然若揭。

    在项羽明确表示‘王陵不请自来,此事面谈’的坚决态度后,王陵派去的使者只能以‘我做不了主,先让我回去汇报’为由,暂时结束了这场接洽。

    而此事的转折,也正是发生在这一刻。

    ——听闻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