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于札甲,却不似札甲那般以皮片平铺,而是以铁片堆叠,无论是防御力还是活动性,都比札甲高出一大截!

    而锁子甲则是由一个又一个圆形铁环,串联成网状,可以保证装备者具有最大的活动性的同时,又将防御性提高到其他‘软甲’类护甲所无法达到的高度。

    至于二者的对比,则是:鱼鳞甲活动性明显逊于锁子甲,防御力二者接近持平;

    但在制作成本上,鱼鳞甲完爆锁子甲。

    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上,华夏鱼鳞甲,往往能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尤其是在盛世,成为华夏军队大多数士卒,起码是精锐部队的常备武装。

    而西方锁子软甲,却只能成为贵族的专属,根本不可能被大头兵染指。

    ——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欧洲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个身穿锁子甲的贵族,被敌军上百大头兵重围,却最终毫发无伤、极限反杀的情况。

    可以说,皮夹-札甲-鳞甲-锁甲,几乎可以算作是人类冷兵器时代‘护甲’工艺的发展历程。

    且从前到后,这四类护甲的防御力,以及装备者的活动自由度都越来越高,且造价愈发高昂。

    但无论是即不能让装备者活动自如,也不能具有太高防御力的西方早期皮甲,还是在活动性上稍胜一筹的华夏札甲;

    无论是活动性、防御力进一步提高的鱼鳞甲,乃至活动性拉满、防御力接近完美的锁子甲,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能抗住利器的挥砍、刺击,却无一例外的无法抵御重兵器钝击!

    尤其是堪称‘冷兵器时代护甲工艺巅峰’的锁子甲,虽然具有超轻的重量、超高的防御力,以及给予装备者‘接近没有装备护甲’般的自由度,但在抗钝击方面,却是拉胯到令人发指。

    毫不夸张的说,锁甲在抗钝击方面的性能,甚至还不如原始人时期的皮夹!

    这自是因为锁子甲,与更‘落后’的皮夹、札甲、鳞甲均有不同:锁子甲,是这四类护甲中,唯一毋庸置疑的软甲。

    至于其他三类,虽然面前可以算作是硬甲,但在抗钝器击打方面,也还是性能堪忧。

    皮夹、札甲,由于制作材料的原因,无法防御太大力量的钝器击打;

    而鳞甲,虽然是以铁,甚至钢制作而成,但独特的‘鱼鳞状’制作方式,也使得护甲整体性大大降低。

    说白了:护甲的整体性,是与抗钝击能力成正比,由于装备者的活动性呈反比的。

    如锁甲,几乎没有整体性,就可以提供给装备者几乎没有穿戴甲具般的活动自由度;但相应的,也几乎无法承受任何程度的钝器击打。

    又如鱼鳞甲,虽然是以金属作为制作材料,但同样因为整体性的原因,导致承受钝器击打的能力堪忧。

    而相比起锁甲、鳞甲因整体性缺失,导致抗钝器击打性能低下的特点,与之截然相反的,就是此刻,正摆在汉家朝臣百官面前的板甲。

    ——完整的一片铁板,保证了无与伦比的正面防御能力,以及优秀的承受钝器击打能力,但相应的,也造成了装备者几乎失去自由度。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种板甲,是由饱受锁甲‘不堪钝击’之苦的西方人所发明。

    只不过西方历史上的板甲,大多都是以一层铁皮组成;

    装备方式,也往往是在里面穿一层锁甲,确保其他方面的性能,最后再在锁甲之外套这么层铁皮,以求在争取将重量降到最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低于钝器击打。

    至于阳城延身前,这具完全由铁锻打而成,厚度达到一厘米以上,重量达到近十八千克的板甲,则在西方历史上被称之为:胸甲。

    顾名思义,胸甲,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