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赵昀第一次刚批阅奏折,就催促政事堂立即办理的,不敢耽误,拿着奏折急忙送去了。

    随后赵昀又是翻看其他奏折,虽然这些奏折也是反对新法,但是言语还算中规中矩,没有太过分。

    赵昀知道百官对新法有抵触,心里有这个准备,便也没有与他们一般见识,如往常一般处置。

    很快,赵昀看见余介的奏折,赵昀阴沉的心情顿时一亮,着急拿起,一目十行的看起来。

    此时的余介已经是四川制置使,主政四川,为赵昀在四川构铸山城防御体系,责任重大,深得赵昀信任。

    他在奏折中写道:“耕地到户法牵连之大,涉及利益之深,乃国朝历代新法之最,力度远胜昔年之王安石变法,臣心中惶恐,担心豪强云涌,不甘俯首。

    然乱世用重典,国难思良将,我朝域外已然是别样世界,蒙古铁骑横行天下,灭国屠城无数,国朝若依然守旧不变,今日之夏地,便是他日之我朝。

    三冗病症已入骨髓,再不行大动,何以挽回颓败国势?如今新法既以推行,臣期盼陛下坚持抗争,臣及万万百姓与陛下同在,君臣一心,何惧惊涛骇浪。”

    赵昀看到这里,欣慰的闭上眼睛,到底是自己知音一般的朋友,余介是理解自己的,若是每一个臣子都能如余介这般,哪有这么多的事。

    赵昀继续看,最后余介又道:“夏地公主已然起程,赶赴行在,不日便将抵达,还请陛下执礼对待,以收夏地人心。”

    赵昀楞了片刻,这才想起迎娶西夏公主的事情,但是现在事情这么多,每日里都是精神紧绷,如何有心思想这些。

    摇摇头,赵昀提笔,在回复余介的奏折里写道:“卿家理解朕之所想,朕心甚慰,新法已于仁和试行,初见效果,待成效显著,便可推行全国,望卿家早做准备。夏地公主之事朕亦令有司安排,卿家勿念。”

    批阅完毕,赵昀将余介的奏折放在一边,待随后一同送回政事堂,发返各地。

    余杭县,张春府上。

    张春得知晏梦彪在仁和举事失败,已经逃亡,而仁和豪强又全部都俯首听命,新法得以在仁和顺利推行,张春那是急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