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此时此刻,最骄傲的莫过于仁和百姓了。

    朝廷推行耕地到户法,仁和是试点,他们是最早得益的,此刻再回想当初排斥新法,都恨不得打自己几个嘴巴子。

    刘克庄在汇总书吏们送来的账册,一脸激动,仁和粮食丰收,税赋大增,他如何能不高兴。

    陈贵谊,陈隆之,李宗勉三人亦是同样心情热切,等待刘克庄给他们最后的结果。

    夜深,刘克庄终于来了,“使君,大喜,大喜。”

    陈贵谊三人皆是心头一震,匆忙上前,陈贵谊急忙问道:“赋税如何?增加了多少?”

    刘克庄道:“回使君,仁和全县田亩四十八万亩,产粮约九十七万石,虽然产量较往年并没有提升多少,但因为耕地到户法,县衙收缴田赋十四万五千三百七十石,比去年增加了四成,足足四成。”

    普通百姓三十亩地,十税一,而各豪强分家后基本每个子女依然有一千亩地,这一千亩地是按照十税五来征收,故而增加的田赋惊人。

    “真的?”陈贵谊激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克庄亦是激动的脸上通红,“此等大事,下官如何敢欺骗。”

    “好,好,真是太好了。”

    陈贵谊一连说了三个好,满脸期盼,“新法有了效果,终于可以推行全国了。”

    恒盛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临安,皇宫,垂拱殿。

    大朝会,百官临朝,拜见君王,共商国事。

    此时,百官心情不佳,脸上严肃,看不见一丝笑,与他们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陈贵谊,陈隆之,李宗勉几人,他们几人则是脸上激动之色尽显。

    新法全面推行在即,他们如何不激动。

    陈贵谊当先出班,对赵昀抬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赵昀脸上平静,但眼睛依然难掩激动,“卿家有何事,奏来。”

    陈贵谊高举奏本,高实碎步下殿,接过陈贵谊的奏本,交予赵昀审阅。

    与此同时,陈贵谊亦是朗声对百官道:“耕地到户法在仁和推行,共为九千三百五十三户百姓分发田地,共计分发田地二十八万又五百九十亩,官田则不降反增,增加两万余亩。

    而后仁和粮食收获,虽不是丰年,但百姓却户户满仓,喜笑颜开,县衙亦是获得十四万五千余石粮食,较去年田赋增加四成,可谓是既富了朝廷,又富了百姓。”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