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是一百吨到三百吨不等的武装巡逻艇。

    昊菁皇帝没同意增加海基基地的数量,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要在海军基地边上兴建空军基地,未来二者功能合一,成为海空军基地。

    海空军基地一定要同时兼顾机场与码头,用来起降空军的战机与停靠海军的战舰,机场抑或是归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

    对境内的十三座沿海基地进行升级扩建,相关投入就至少达到六百五十万银币,平均每座基地都能得到五十万银币。

    基础设施包括修建跑道、机库、油库、武器库,空军官兵的住房与后勤仓库等等。

    鉴于目前空军规模还比较小,属于三军里最为孱弱的军种,投资规模还是可控且较低的。

    昊菁皇帝的计划是,每个海空军基地至少驻扎一个飞行中队,约四十八架战机。

    由于发动机的不可靠,一半数量为备用机,以确保中队的日常出勤率。

    根据目前的研发进度,昊菁皇帝认为空军能够成为与另外两个军种并驾齐驱的作战力量,大约需要三十年以上的时间。

    从飞艇升级到飞机是一个阶段,让飞机具有作战能力,特别是能够威胁到海上目标与岸上目标,是第二个阶段。

    要确保摧毁目标,特别是铁甲舰,那就是第三个阶段了。

    每个阶段耗时十年,三个阶段合计三十年似乎并不算长。

    现在战机的订单还比较有限,总订单还不到一千架。

    等发动机的性能逐步稳定,飞机开始外销,那就会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了。

    眼下铁制蒸汽商船和渔船的订单就是很好的例证,订单数量多到已经排到十年之后才能交付完毕了。

    譬如崇国,一次就订购了一百艘一百吨级渔船、五十艘二百吨级渔船、十艘五百吨级渔船、三十艘五千吨级商船。

    气候寒冷的崇国的总人口还不到一百万,但架不住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盛产帝王蟹。

    之前苦于没有大马力的渔船,只能让渔珉们用小木船进行捕捞,不但效率很低,而且抗风浪的能力非常差。

    蒸汽渔船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作业量来衡量的话,一艘蒸汽船顶十艘木头船。

    崇国的两大拳头土特产就是硫磺与海鲜,大明本土所使用的六七成硫磺皂都产自崇国。

    在实施了机械化生产之后,崇国的硫磺皂产量就得到了飞速提升。

    而蒸汽渔船的出现,加上北美航线枢纽站的缘故,使得崇国的经济实力在十年之内便跃居诸多海外藩国的前五之列。

    在崇国本地买帝王蟹,每只仅需半个银币,便宜得很。

    做成罐头销售到大明本土,商店里的售价便达到了五个银币。

    但也是物超所值的,每个罐头都有脸盆那么大,一个里面装一只帝王蟹。

    每年昊菁皇帝都会向崇国采购至少十万个帝王蟹罐头,用来奖励业绩优秀的官吏和官兵。

    光买帝王蟹罐头还不够,南方诸多藩国里,秦国(俾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惠国(斐济、汤加、图瓦卢、萨摩亚)、襄国(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这三家出产的金枪鱼罐头也是一绝。

    昊菁皇帝帮南地诸国建立罐头厂,每年再采购一大批,就算是对他们的扶贫了。

    大明沿海地区也盛产海鲜,但帝王蟹是绝迹的,金枪鱼也只有在南部水域才有一些。

    总的来说,带壳的海鲜,味道基本逊于辽东特产——蝲蛄!

    鱼类里也就是石斑鱼等少数鱼类的肉质口感可以与金枪鱼相比。

    想吃真正的海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