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不甚满意,但柯尔贝已经决定完全照抄明帝国的各种书面文件了。

    譬如对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发展规划,进出口贸易准则,科技创新扶持与鼓励办法等等。

    带回去就让下面直接抄作业,抄还能抄错的话,干脆就别干了!

    以前法国本土遍地都是贵族的地盘,国王非常难以直接管理。

    等到获得整个西班牙本土、半个英格兰,以及北美的广袤土地之后,路易十四就将部分封地以换购几倍海外土地的方式给弄到手了。

    眼下至少在法国本土,各方面命令的实施难度已经大大小于此前了。

    柯尔贝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让国王陛下实施第二次经济发展计划。

    上次的效果就是让法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强国,柯尔贝觉得这次可以让法国巩固世界第二的位置。

    世界第二的名词很难堪?

    柯尔贝并不这么认为,相反,这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成就。

    哪怕在查理曼大帝时期,法国的国力也仅仅是世界第三而已。

    第二在中东,第一仍旧是在东方世界。

    毫无疑问,现在的排名比以前进步了一名。

    名次越靠前,进步的难度就越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世界第一不但是法国的盟友,还跟自身的差距非常之大。

    所以对法国自身来说,当务之急不是追赶第一,而是防止自己变成第三!

    在返程的时候,柯尔贝决定按照事先定好的计划,去伊斯坦布尔看一看。

    相比法国的邻居荷兰,柯尔贝认为奥斯曼在得到明帝国的大力支持后,发展速度会更快,而且其本身的国力就很是雄厚,这就很可怕了。

    尽管法国与奥斯曼也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双方的距离很近,只隔着半个地中海。

    尤其是在法国获得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岛之后,距离就被缩短了一多半。

    探明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不亲眼看一下,柯尔贝是不放心的。

    法国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奥斯曼是世界第三,中东第一。

    柯尔贝还获悉,明帝国皇帝公开宣称奥斯曼帝国的石油储量为世界第一。

    地下埋着超过三千亿桶石油,这个数额简直让路易十四感到没有食欲!

    一桶能净赚一个银币的话,那总额便是三千亿银币之巨!

    挖一千年,平均每年还能到手三亿银币!

    相当于法国七八年的财务收入!

    现在倒是没有这么高,可以后就难以估量了。

    柯尔贝看到过一艘接一艘悬挂着星月旗帜的奥斯曼运油船。抵达明帝国的诸多港口。

    从南方的厦门,一直到北方的天津,无不例外。

    起初柯尔贝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认为明帝国自己也有油田,完全没必要从奥斯曼进口石油。

    等在参观过明帝国的重工厂之后,加上图尔维尔的猜测,柯尔贝便明白过来了。

    图尔维尔也看到过飞机试飞,这种使用燃油的飞行器,其发动与起飞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飞艇。

    更可怕的是,如果明帝国将发动机安装到坦克上,只需要三五分钟,坦克就能启动了。

    而安装了蒸汽机的坦克,要想挪动笨拙的躯体,至少要半小时的时间。

    还有最可怕的,那就是将这种发动机大型化,变成铁甲舰的动力。

    法国海军装备的蒸汽铁甲舰需要热身一小时才能驶出锚地,明军的新式铁甲舰半小时内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