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与一堆战利品和俘虏攻入威尼斯北部。

    此前,威尼斯总督查士丁尼并不认为清军会窜入自己的地盘。

    然而对方比他的想象力更为丰富,不但来了,兵力多到让当地守军大吃一惊的地步。

    都说清军是“上神之鞭”,这下算是真的亲眼见到了,否认都不行了。

    在得知瑞士遭到清军入侵后,威尼斯边境守军便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可是在敌我兵力对比极其悬殊,且对方并未强攻城池的情况下,这种防御就成了没用的摆设。

    在夏末秋初翻越阿尔卑斯山并不难,俘虏也不敢违抗这些留着辫子的敌人的命令,不走就会被直接杀掉。

    这让所有沦为俘虏的瑞士人,对“敌人”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

    查士丁尼知道清军与奥斯曼是一伙的,所以只能向邻近的法军求援。

    但法军暂时也只能处于自保状态,拿不出足够多的机动兵力去帮助威尼斯。

    这直接导致威尼斯军队在面对来犯的清军时,只能龟缩在各地的城内进行防御。

    凡是出现在野外的部队,跑得不够快的话,无一例外,全都会被敌人所歼灭。

    得益于苏丹运河的开通,位于亚德里亚海北岸的威尼斯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威尼斯是最靠近奥地利的沿海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所需的大量东方物资经此地上岸运往欧洲腹地。

    这条商业通道也让威尼斯商人成为了整个亚平宁半岛最富庶的一群人,甚至超过了他们以借贷为生的前辈们。

    在兜里的金币和银币多起来之后,使得不光是首府威尼斯城,商人的老家也被建设得很好。

    然后……

    这些疏于防范的地方便遭到了清军的洗劫,连只鸡都没留下!

    查士丁尼得报也毫无办法,他麾下只有十万兵力,还分散在各地。

    短时间内想集中起来都不大可能,半路还会遭到敌军骑兵部队的袭击。

    最大的希望就寄托在法军身上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查士丁尼好不容易让威尼斯与法国和奥斯曼签署了再保险条约,确保了这个小国在本地区的防务安全。

    万万没想到清军居然远距离奔袭到他们这里,简直是防不胜防!

    侦骑报告对方都是东方面孔,旗帜与盔甲也与奥军不同。

    这下想谴责奥斯曼军队入侵威尼斯的证据都没了,只能苟且等着救兵了。

    蒂雷纳接到威尼斯遭到清军如今的报告,便命令部队全速前进。

    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力争在该国境内打一仗,以免其窜入奥斯曼的控制区。

    一路上清军都没遭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使得穆占变得有些轻敌起来。

    笃定只要自己不下令攻城,那么蛮夷们就不敢与己方打野战。

    他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但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

    九月中旬,法神联军已经抵达威尼斯北部的博尔扎诺。

    对于如何阻击这支窜入威尼斯的清军,蒂雷纳早就想好的办法。

    并不需要下令追击清军骑兵,原因很简单。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清军的进兵速度能有多快,取决于他们手里的俘虏和牲畜的行进速度。

    蒂雷纳不相信先打瑞士、后打威尼斯的清军,会将全部战利品都放弃,空手回去!

    一来一回至少三四个月,换成自己空手而归,恐怕心里也难以释然吧……

    蒂雷纳先命令阿尔芒带着三个骑兵旅,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