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贸易,己方不需要支付对方现金,实在是太优惠了。

    昊菁皇帝对于可靠的老朋友,一向是非常慷慨的。

    大明帝国出口的粮食价格,虽然跟着国际市场走,但一般会给大宗进口商,譬如奥斯曼这样的,给予极大的优惠。

    不但可以全部易货,还能比市场价至少低两成,且包括饼干、方便面这样的衍生品!

    正因为有了这个可靠的粮食来源渠道,易卜拉欣才得以用低廉的粮食售价来维持帝国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控制。

    当地百姓吃着廉价的大饼,就不能再说苏丹陛下的坏话了,那些暗中使坏的家伙也没能力搞来廉价的粮食。

    在昊菁皇帝的全球战略里,奥斯曼帝国是限制欧洲诸国向中东地区扩张的重要屏障。

    该帝国存在一天,奥斯曼帝国以西的那些国家就一天都无法东进。

    奥斯曼的存在,也有利于大明持续获得廉价的石油。

    该帝国四分五裂之后,大明还得跟一群渣渣重新谈合同。

    若是自己亲自上阵,战争成本可是比推平安南北部要高太多了。

    战场放在中东还是广西旁边,这是直接跟成本挂钩的。

    朱慈烺估计推平那些中东土著,没有四五十亿银币下不来。

    前期倒是能占些便宜,后期就得被各地纷繁的叛乱给折磨地精神出户……

    这等于直接将这些年攒下的家底给一次梭哈了,是十分不划算的事情。

    让奥斯曼继续顶住可谓一举两得,大明也好趁势扩大领先优势,直至甩飞身后的对手们。

    如今光是大明本土与北地加吕宋群岛所出产的粮食,在酿酒之余,就足以养活自身加上半个奥斯曼帝国了。

    故而哪怕在本土挖矿的奴隶矿工高达一亿人,朱慈烺也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因为粮食足够多。

    大多数奴隶矿工也不是一辈子都会挖矿,只要勤劳肯干,通常在十年之内,就能被释放,成为普通百姓。

    关内腾出来的土地,便交由这些人来继续种植,甚至连房子都是现成的,这就让奴隶们有了奔头,不再蓄意反抗了。

    那些个有女人生孩子的奴隶,更是会乖乖听话,甚至愿意在达标之后,一辈子都呆在矿上混饭吃。

    草原矿区全部都是露天矿,根本不存在出现矿井塌方的情况,想安全开采,注意来往车辆就行了。

    根据矿场方面的报告,抵达那里工作的安南土著,其效率甚至不如黑人……

    朱慈烺也只能让矿场凑合用这些玩意,总不能将其都送进马戏团吧?

    土著们不着急,朱慈烺肯定就更不着急了。

    尔等慢慢挖,啥时候产量达标了,啥时候才能获释。

    偷懒耍滑的话,挨鞭子不说,就得一辈子都在矿场当免费劳动力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猴子的智商比黑人还低!

    凡是长脑子家伙都会乖乖干活,争取早日摆脱奴隶矿工的身份。

    倘若真是这样的话,猴群在矿场覆灭,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嘛~!

    只要尔等舍得死,戈壁荒漠有的是地方埋尔等!

    对于安南战争,新印加帝国与奥斯曼帝国这两个与大明关系莫逆的国家,表态是惊人的一致。

    那就是首先严厉谴责了安南侵略明帝国的卑劣行径,其次坚决支持联军大举反击安南,最后认为象征正义与光明的明帝国必胜无疑!

    这两个国家也出奇的默契,在摸清了安南与明帝国的关系不好的情况之后,根本就没与安南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甚至在获悉明帝国与安南爆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