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认为为了长久控制北地的中心地带,也有必要让可以容纳数百万人常住的新都辐射周边。

    至少在北线铁路的干线途经地区,要实现常住人口两亿到三亿的小目标,这是底线,不能轻易改变,否则成就可能变成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了。

    朱慈烺相信这次常住北都的人就对前往西方没多大抵触情绪了,因为他们都会去明斯克定居,而不是天寒地冻的鄂木斯克。

    前者的气候虽然比不了北都,但绝对好过后者,更何况常年不冷不热,最适合某肥宅亲王这种胖子生活了……北都每年都有两个月左右的桑拿天,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得不忍受的苦日子。

    有钱又有闲的人,譬如某肥宅亲王,会选择远足到秦皇岛,甚至东城去避暑。

    没钱又得天天上班的家伙,那就必须得过这种出门就汗流浃背的生活了。

    昊菁皇帝在明斯克逗留期间,曾询问过当地官兵的相关情况。也拿到了关于当地气候的相关报告,经过审慎考虑之后,才决定将新都迁至明斯克。

    凡是拥有北都户口之人,都可以在明斯克获得等同于北都现有的房产,面积与居住条件均按照一比一进行折算,完全不需要自己花钱。

    想要购置房子或宅院的,再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加钱添置。工作方面亦是如此,朝廷可以保证工作与生活都与北都别无二致。

    而原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神圣罗马帝国、丹麦等地区,则优先让大明王师的将士们选择定居点。

    不论军衔高低,均可享受新旧一比一免费折算的待遇。昊菁皇帝由此便可以兑现当初的承诺——忠君报国就有好果子吃!

    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因为有一个无比强大且完美的理由。那就是由于换地是分阶段分批次进行的,在前期与当地人混居的情况下,必须让军属先行入住,由此才能确保后续普通百姓入住的安全。

    入住优先等级是现役>退伍转业>预备役>珉兵>普通百姓。就算是退伍转业的人,昊菁皇帝也不会忘记大家当年为大明立下的汗马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连保护铁路安全的铁路兵都算其中的一份子。

    昊菁皇帝顶下的规矩就是,谁能在战时为帝国冲锋陷阵,谁就能在战后先吃螃蟹,其他人就得在后面耐心等着。

    想插队也不是不行,那就要按照现价掏钱。譬如现在巴黎中心地段的房价是每平米五十枚银币,四百平米的房子就要掏两万银币。

    这还只是购房款,后续的物业、水电、供暖,那就得另行付费。觉得贵不要紧,后面排队去吧!

    不想排队,又不想掏钱……这也好办,东厂诏狱欢迎你!昊菁皇帝可以向将士们保证,哪怕你就是轰炸机上的一个机枪手,只要达到一定的出勤次数,也能免费获得一套大城市的好房子,绝对不是被己方轰炸过的那种……在此之前,朱慈烺已经则称自己的门徒张煌言,派人对已经接收地区进行评估,将当地分成城市与村镇。

    城市再按照规模分成一、二、三等,一等城市的房屋就免费分给参加了三次帝国战争的官兵或遗孀与子嗣。

    将军可以挑豪宅,军官可以获得市中心,士兵也能捞到城内的房子。朱慈烺还特意叮嘱,必须保证个人功劳与分配到的房子对等。

    即使做不到绝对公平,也要实现相对公平,这是凝聚王师将士意志的前提条件。

    在老家有土地的军属可以在新地方获得等额面积的土地,有工作的也可以在新地方继续从事老本行。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受伤或阵亡的将士,必须做好转业与抚恤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漏掉任何一人。

    而那些敢于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中饱私囊的家伙,昊菁皇帝相信,他们应该也能接受被凌迟处死的结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