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海外属地刚好相反,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明人,而且这些属地几乎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其中美洲、澳州、闽国这三大块属地的工业水平已经不逊于法国本土了,几乎已经自成一体了。

    在飞机、汽车、造船、冶金、石化、医药、家电、建筑、造纸、印染等轻重工领域都有所建树,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普鲁士等国。

    而且这三块海外属地的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土地面积都够用,气候还非常之好,被很多法国人嫉妒为“选之地”!

    相比之下,明帝国本土的北方地区就是名副其实的苦寒之地了。

    即便如此,也有三亿多人生活在那里,人口数量甚至超过了法国本土。

    换成高傲的法国人,肯定是不回去那种冷的要死的地方定居的。

    哪怕去印度或者西非,也比去寒带跟棕熊一样猫冬要强得多,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然而被很多法国人鄙视的这一地区,却因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成了大明本土的巨型资源基地。

    昊菁皇帝已经宣布,由于开采技术已经达到既定标准,从一八零零年开始开发近期可开采储量一百亿吨,远期可开采储量三百亿吨的秋明油田。

    通过最近五十年勘探队的不断探索,确定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煤炭资源达到五万亿吨以上,然气资源超过三十亿立方米。

    加上金、银、铁、铜、铝、锡、镍、铅、锌、镁、钛、钨、钼等金属矿藏,云母、石棉、萤石、石墨、石灰石、磷灰石、金刚石等非金属矿藏的陆续探明。

    让鲜卑利亚地区从一个地广人稀、寒冷荒芜的鬼地方,变成了一个遍地是矿藏资源的聚宝盆。

    未来三百年时间内,除了该地区各州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粮食之外,各种工业资源都不会缺乏。

    可以光是鲜卑利亚地区的工业产值,就相当于整个法国含海外属地在内的工业产值了。

    当地工厂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支付长途运输费,矿就在旁边,现挖矿石现冶炼就来得及。

    这种相当于前店后厂的加工方式无疑极大地压缩了制造成本,不论是工业成品还是半成品,在市场上都极具竞争力。

    昊菁皇帝可以负责任地,除了硝石、铜锭、石油、成品油、石油炼化所产生的诸多副产品之外,大明帝国几乎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工业原料了。

    郑氏集团控制的闽国是自己的关系户,自然不包括在内。

    瑞典依然可以向大明帝国出口高品位的铁矿石,用来换取各种生活用品。

    在大明帝国附近,还有更大的油田,也就是位于英州、丹州、瑞典之间的北海油田。

    不过昊菁皇帝认为现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足以保证海上钻井平台的正常运行,希望推迟五十年左右。

    打算在相关开采技术进一步提升之后,再行开发这个深度不算太深的近海聚宝盆,后世挪威就是凭借开采海上石油而变成富裕国家的。

    一旦开采北海油田,可以让英州、丹州、瑞典的财务收入立刻起飞,大明也会因此而吃到一大块馅饼。

    不过现在有着手开采的秋明油田,已经让帝国石油的股价飙升到了每股五百六十三元之高,当初发行价也不过十元而已。

    为了尽快回血,朱慈烺也就不打算继续吃独食了。

    在完成大搬家之后,便开始上帝国石油、帝国石油、仙级化工、大明通讯、雷霆电力、光辉制药等一系列行业巨无霸公司上剩

    光是开始阶段,以股权转让方式获得的资金就高达五十亿银币以上,已经解了朱慈烺的燃眉之急了。

    等到正式在明思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光是帝国石油的总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