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被空袭后的城盛清剿某地区的游击队、肃清境内的叛乱地区等等。

    昊菁皇帝已经在会议上告诉陆军各级将领,要对今后战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艰苦性做好心理准备。

    不要以为山区的游击队比平原上的装甲部队好打,蚊子多了也能烦死人,还能顺便吸你不少血。

    大明王师一伤亡一百人,全年下来就是三万余人。

    要谨防敌人这种零敲碎打式的游击战和拉锯战,务必要重拳出击,一鼓作气,在短时间内置敌人于死地。

    只要

    一八零零年,大明帝国的军费开支为七百三十亿元。

    海军分到两百二十四亿元,空军获得一百九十八亿元,陆军为两百一十一亿元。

    余下九十七亿元为军事院校、武器研发、伤残抚恤、对外援助等方面的支出。

    若是不够的话,还可以申请预算补贴,销售二手武器所获得的回款也会直接打到预算里。

    不算预备役部队的话,包括军事院校的话,大明陆军所辖人员近一百九十万。

    海军兵力达到七十七万人,空军则约为八十二万人,三军总兵力接近三百五十万。

    昊菁皇帝认为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接收的规模,平均下来就是每八十五个百姓养一个兵。

    远远没到穷兵黩武的时候,而且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

    对于当下大明帝国的国力、军力、财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和世界霸主地位,昊菁皇帝基本表示满意。

    大明帝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土,自然资源最为丰富,人口数量最多,科技水平最为高端。

    除了硝石、铜、石油、然气、成品油、化先少数资源和半成品之外,大明在其他方面都处于极大的领先优势。

    每个方面最短也领先其他国家十年以上,几乎达到了合众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等于朱慈烺一脚油门,就让大明帝国加速快到千禧年了……

    其他伙伴羡慕嫉妒也没用,要么瞪眼瞅着,要么撸袖子开打。

    昊菁皇帝比他们还渴望再来一次大规模战争,要不每年六七百亿军费就白花了。

    实战不但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能刺激武器出口,可谓一举两得。

    世界逐步走向了和平,大明帝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从坦克、飞机、战舰,变成羚脑、手机、家用电器,最大件的玩意也就是汽车了。

    军火出口锐减,好在可以用科技产品把该赚的钱继续赚回来。

    由于化工产品的蓬勃发展,使化纤制品,尤其是服装鞋帽与塑料用品成为了奥斯曼帝国除了农业与石化产业以外,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

    其境内拥有一千名员工以上的服装厂就超过了三千家,尽管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却不愁销路,因为大明帝国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油田多半是自喷井,采油成本为全球最低,使得石化产业因此也收益颇丰,化纤产品的进货价格自然是全球最低的。

    奥斯曼帝国的风气也逐渐开放,尤其是只要是女老板经营的企业,便可以随意招收妇女,没有信仰方面的限制。

    这些女老板是哪来的?

    贵族和将军们都有很多老婆,零花钱给的不够多,她们就要闹情绪。

    于是在看到来自明帝国雪片般的服装订单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让老婆们开了制衣厂。

    只要花一点钱,就能给恃宠而骄的老婆们找个活干,还能获得拉动就业的好名声,顺便偷税,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行业经营者们的特殊背景,以至于易卜拉辛知道这个行业一直在大规模偷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