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忠不得不为今后做打算,还是要量力而为。

    “大帅,我军可在天亮之后主攻襄阳,另派一路人马过江与可望将军的会师,争取尽快攻破樊城,樊城的城池远逊于襄阳!”

    潘独鳖都说了,右军师徐以显就不能再保持缄默了,襄阳城素来难打,历朝历代皆是如此,执意硬打只恐部曲伤亡极大,还是要另寻目标。

    这个目标便是城防比襄阳弱的多的樊城了,此城也是临江而建,但是城池为弧形的弯月状,城防长度大,固守相当困难,选择此城作为突破口倒是不错。

    “……嗯!右军师说言亦是妙计,对我军甚是有利。王定国率三千兵马渡江,先与我儿可望合兵一处,再齐力围攻樊城!”

    张献忠稍加思索便同意了,因为这襄阳城的确很不容易打,貌似樊城的防御能力就弱得多了,能打下樊城,洗劫一番也是好的。

    襄阳城不好打,江南又有洪承畴的大军,实在不行,大不了就过江去樊城,打下樊城之后再顺势攻取河楠。

    听说信阳与汝宁一带也很富,先洗了那两处膏腴之地,若是洪承畴追来的话,咱就转战南直隶,再将狗皇帝的祖坟刨一次,叫他好看!

    那里还有革左五营能与自己配合

    “末将遵命!”

    王定国立刻令人下山准备去了,结果到了江边,一众喽罗打着火把沿岸搜寻了半晌,却没发现一艘船,哪怕连一艘渔船都难以寻觅。

    或许是天黑的缘故,众人只得扩大搜索范围,将上下游近二十里的地带都找了一遍,结果就找到了三十来艘小船,仅此而已。

    听船主及渔夫说,临近的船只都被官府紧急下令驶抵襄阳城外的水域,如若不然,往后非但不能行驶,更会被官船立刻击沉,这样谁还敢不听?

    他们刚刚听到这则消息,打算等天亮再驶向官府严令的水域集合,没想到就碰上了义军征用,幸好义军会驾船的不多,他们还有一技之长保命,不然都得变成鱼食。

    但这点船明显不够运人的,每船装载六七人,一次也就能运两百人,得往返至少十五趟,才能将所有士卒都运过江去,这还不算辎重与火铳。

    每趟两刻钟,一个时辰能运四趟,四个时辰才能将全部士卒运到对岸去,不过算起来,在日落之前就能完事了,王定国琢磨一番,貌似这个效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先派探马过江搜寻张可望所部人马,只要能够接上头,那就好办了,最迟明日下午两军便能会师,之后开始大举进攻樊城,定叫那龟缩在襄阳城里的狗官军难以顾及对岸的城防。

    不过担心天亮之后被官军发现,王定国便立刻命令士卒上船,尽快渡江,趁着夜色的掩护,在天亮之前将士卒尽可能多地运送到对岸去。

    起初运输毫无问题,由于是在襄阳与樊城的上游位置作为摆渡泊位,所以城内即便发现异常,加之所征船只外形较小,炮火也难以伤及。

    但是只运了大约四趟,就到了寅时末尾,此时天已经快要方亮了,由于天气晴朗,江面又未起雾,所以视线极好。

    在襄阳北城头负责瞭望江面的士卒立刻便发现了可疑目标,而且没有任何犹豫,旋即上报给了兵备使王瑞柟。

    王瑞柟找来副将杨世恩和知府王承曾商议,根据当下江面的情况,三人均认定贼军见襄阳固若金汤,便采取了避实击虚之法,此举定是要渡江进攻樊城。

    为了阻止贼军攻陷防御能力比襄阳低得多的樊城,守军马上召集水师人员,一次出动了二十余艘战舰,开始封锁江面,力争横扫一切贼船。

    “不好!狗官军来了!”

    有眼神好的义军士卒远远便望见了硕大无比的官军战舰,吓得扯脖子开喊,众人顺着他指点的方向一看,可不是嘛,对方这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