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畏敌如虎,可自己又何尝不是?

    除了卢象升与满桂等极少数人,连同袁都督与孙大帅在内,大部分明军将领都不敢与清军打玩命似的野战。

    即便是袁都督,也只是背靠京城与辫子们较量一下,很大原因还是在天子脚下,不打不行。

    目前对明军来说,就是野战出门二十里,只要跑不回来,就会被对方全歼,守城又没十足把握可以击退敌人。

    不蹲家抱团取暖的话,那基本就没活路了……

    太子这招过于荫损了,谁反对迁移首府,只怕就要被送到济南守城了,真要是清军再次南下,这差事极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了。要么守城力战,被清军打死或者俘虏。要么临阵脱逃,被抓住送到京师下狱问斩,反正怎么都好受不了。

    “既然诸位爱卿无人可保济南之安危,那本宫就当诸位爱卿同意迁移首府至掖县了。北线两城,由张国维与王一鹗监督兴建。南线筑城之事,还须诸位爱卿立刻商议,完毕之后,今天的朝会就可以结束了,明天巳时继续!从今往后,每周上朝五天。若事务较少,则上午即可结束。若事务较多,则顺延至下午。”

    至于午餐具体吃什么,那就要看老子的心情了,如果被你们给怼坏了,大家就等着吃炒黄豆吧……

    朝臣们没想到太子居然做出如此决定,真是让大家始料未及。

    因为这位小太子的爷爷(万历)不爱上朝,大爷(天启)也不爱上朝。

    其父崇祯虽算是勤政恳谈,却难以与群臣争吵中占得上风。

    太子监国第一天,便展示出特立独行的一面,真可谓英雄出少年啊。

    幺鸡静观下面的反应,心忖:怎么样?以后大家天天上朝,天天来怼,咱们君臣怼成一片,多么开心啊!咱大怼朝真是欣欣向荣啊~!

    依今天的情况来看,往后朝会应该是一事多怼,每事必怼,努努力的话可以怼出亚洲,怼向世界了!

    太子所想之事,朝臣们是不太清楚的,但天天上朝的话,三品以上的官员还好说,可以在殿内纳凉,三品以下的就苦了,就这么一天,他们便被晒得眼冒金星了。

    天天来晒,不出半个月,大家非得被晒成乌鸡不可。你要是在奉天门侯着,那太监在皇极殿喊话,你根本就听不清,让人家大老远跑过来请你,那就更不可能了。

    眼下大家还没时间想太多休息的事情,因为太子已经吩咐王承恩将一副偌大的山东地图安装到一个支架上了,好让群臣商议在山东南部沿海地区筑城之事。

    “户部打算支应银两几何?诸位爱卿有打算兴建城池几座呀?”

    反正老子占了北面的金矿,现在就等着看你们在南边狗咬狗了。

    大家虽说关心济南的安危,不过在可以提供数百万两银子的盐田面前,首府也就变成鸡肋了。再说太子已经发话了,济南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事情。

    兵部尚书陈新甲从防御角度出发,首先直抒己见:“启禀殿下,依臣看来,山东南部沿海一线极长,若要监管起来方便得当,须在此六处筑城,即便不是新建,也应扩建原有城池。在平时可以监管盐田耕作情况,在战时也便于收留盐农,确保百姓之安危。若是筑城太少,则起不到应有之作用。”

    陈新甲虽是首府薛国观提携上来的,可绝对不是什么混吃等死就酒囊饭袋,正相反,其专业技能很强,对于军务之事了然于胸,分析内忧外患的水平并不比杨嗣昌低。

    山东南部沿海如此之长,只筑城两三座未免过于单薄,所辖区域拉长的话,也难以起到监管的效果。要想让这些沿海城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增加数量才行。

    如果户部有财力的话,陈新甲希望在南部沿海地带,凡是重要节点,皆应构筑坚固城池。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