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多问题,便纷纷要求发言。

    “逐个上奏!”

    “陛下,殿下在关内修建铁路,若是东虏在开春之后再行前来,该当如何是好啊?”

    兵部尚书袁继咸早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了相应的地图,十分担心发生最为害怕的事情。

    铁路修到一半,正好赶上东虏叩关,北廷所辖的王师人马能与东虏野战否?能胜否?

    若是因此而大败,折损大量人马不说,先前耗费巨资所建之铁路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太子该不会连此等问题都没想过吧?不然就未免过于儿戏了!

    “爱卿所言有理,太子在信中言明,明年开春之后,继续雇佣倭军登陆辽东,袭扰东虏所占之区域。东虏若出兵进攻,倭军可就地迎战。东虏若是按兵不动,倭军则可打击东虏腹地!大战过后,东虏能否再次南下都成问题。即便做最坏打算,东虏再次叩关,太子可调集二十万兵马抵抗,以确保畿辅地区转危为安!太子说,半年之后,北廷王师将会装备大量先进武器,包括飞艇、坦克、各型火炮,十万兵马之战力将会是以往的两倍不止。此番大败东虏大军后,太子先派飞骑送来捷报,运输飞艇一部人马稍后数日,便可抵达,届时我南都军珉便可一睹飞艇之威严!”

    军事方面的事情,那逆子都大包大揽了,崇祯本打算看笑话,后来发现这逆子倒是有点本事,居然能打败不可一世的虏酋皇太鸡。

    既然如此,自己也算是乐得清闲恶劣,这逆子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如此安排,总比陷城失地,甚至丢掉半壁江山要好得多。

    “殿下英明,臣无异议!”

    对于太子雇佣倭军打东虏这件事,袁继咸是不想过问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自己想管也管不着。

    前番倭军在旅顺地区打得甚好,毙伤东虏兵马上万,可是让朝野上下大吃一惊,反对之人都骤然减少了许多。

    只是花点银子和粮食,无须出动王师,便可能消耗东虏兵马,对大明来说,的确是件利好之事。

    “陛下,众多士子纷纷要求朝廷放弃雇佣倭军,不然每年耗费钱粮无数,数十万王师却无所事事,令外人耻笑不说,我大明颜面何存?”

    兵部右侍郎李日宣是不赞同大明雇佣倭军的,那实在是太过折损大明威严了,但此事不能自己表态,还要借助士子才行。

    “如何御敌乃是北廷之事,南都士子若想直抒己见,大可北上去觐见太子。当下朝廷亟需休养生息,连北伐所需饷银与粮草都凑不齐,何谈出兵辽东?太子直言,南都谁能凑齐一千万两银子运抵北都,二十万王师可在月内出动!谁人能够凑齐,说说吧?”

    崇祯先把棘手之事照旧推给那逆子,让后说了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条件。

    接受不了?

    那就好办了,通通给朕闭嘴!

    没钱,还对太子指手画脚,如此不是误国之臣么?

    说你是奸佞或许又是偏颇,但空谈误国却是恰如其分!

    “……”

    这下李日宣被皇帝直接给怼得灭火了,别说一千万两银子,就算是十万两银子,他都拿不出来。

    换成家大业大的钱谦益,或许可以,然而这位掌院已经被皇帝责令在家闭门自省了,这会儿已经提前休息去了。

    “陛下,适才陛下说太子殿下将会把铁路修到关外去,说甚子漠南金山,陛下可否告知一二?”

    户部尚书郑三俊对“金山”这个词很感兴趣,想必一种同僚也会很感兴趣的,没人不喜欢白花花的银子。

    被郑三俊这么一提,果然大殿里的文臣武将全都竖起耳朵,打算仔细聆听一番,说不定可以沾点便宜。

    “太子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