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如此这般!”

    “旁人?是何人啊?”

    “时间许久,在下记不清了!”

    “许久?关乎攻击朝廷,事件如此重要,时间距今仅有不足十日,你却记不清了?”

    “在下脑子愚钝,加之眼界狭窄,这才犯次错误!”

    侯方域是不愿意轻易咬出别人的,否则真会像阮大铖一样声名狼藉的。

    能自己承担,便自己承担,自己担不了的责任,便尽量找理由推脱干净。

    “你可收过商贾所送银两?”

    “不曾收过!”

    “那你平素风花雪月所需银两又从何而来?”

    “回总宪,一来在下并不常有此事,二来亦靠朋友解囊相助。”

    “朋友?哪些朋友?报上名来!”

    “杨友龙!”

    “哦?此人为你解囊几何啊?”

    “不下百两!”

    “此人花销如此之多,银两又从何而来啊?”

    “呃……在下委实不知!”

    “来人,提审杨友龙!”

    “是!”

    侯方域是要犯,关于侯方域的履历,陈泰来自然是仔细看过多遍,由于此番厂卫也抓获了杨友龙,这才能够在眼下派上用场。

    “杨友龙,侯方域适才说你曾替其支应颇多,可有此事?”

    “回总宪,倒是有过!”

    “总额几何啊?”

    “约百两!”

    “哦?所花银两来源如何啊?”

    “回总宪,在下家底还算殷实!”

    杨友龙家里不同于侯方域,至少在本地还算是大家大户,比不上豪门,也算是足以养尊处优了。

    更何况在士林之中,情况与侯方域相似的士子也不少,只要自己出手阔绰,总是可以交到朋友的。

    侯方域的爹可是东林骨干,这也是杨友龙看中的地方。万一自家有个马高镫短的时候,侯方域欠自己的人情就能还上了。

    “你家之情况,本官此前也有所了解。若刨去接受投献一部,则年入仅为数百两而已,能拿出百两银子供你与侯方域在去花船上游玩?遑论总额远超于此吧?本官问过船主,若是秦淮河畔出名之姬,每次相见,耗费便不下数十两。照此推算,百两只能见两三面而已,莫非你二人就去过花船两三次而已?”

    “回总宪,江南士林与在家中情况相似之人比比皆是,首辅大人便是其中之一,在下并非刻意扯上首辅做口实,仅为陈述实情。至于那花船,李姓名姬与侯方域一见钟情,遂免了见面的大半银子,一次花销并非寻常那般巨大,不足十两。”

    陈泰来能问起这件事,可见对方是有备而来。

    杨友龙对此在狱中时便想好了对策,不光是自己的部分,还有诸多好友的部分。

    自己先保证不说漏,若是被好友咬出,则要尽量弥补上缺口,方可化险为夷。

    关于接受投献一事,由于根本无法掩盖,自己否认的话,万一都察院威逼利诱投献者,自己便更为被动了。

    与其那样,莫不如直接承认,既然首辅家里都是如此情况,陈泰来总不能在审案时避重就轻吧?

    至于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事情,知情人也不少,杨友龙所言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李香君并未收取自己多少银子。

    再说陈泰来想提审李香君也不大可能了,因为这位女子已经被太子派来的厂卫给带到北都去了。

    想来如此也好,万一李香君扛不住巨大压力而认罪了,抑或是自己与侯方域连累了人家,反而会觉得过意不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